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研究性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一   


材料二

资料作者信息
①《世界和平纲领》(1918年提出)伍德罗·威尔逊,一战期间任美国总统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231931年出版)温斯顿·丘吉尔,一战期间曾任英国海军大臣、军需大臣等职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史(19141918年)》(1975年出版)苏联科学院和苏联历史研究所编著,主编为苏联历史学家罗斯图诺夫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史》(1979年出版)萨那、孙成木等,萨那和孙成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⑤《大战:19141918年的世界》(2020年出版)赫尔弗里德明克勒,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政治学教授


(1)阅读材料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为主题,从图示中提炼研究角度。
(2)阅读材料二、说明表中资料对于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作用。研究过程中,还可以补充哪些方面的资料?
2024-01-20更新 | 163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2 .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1—2015年中国三大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如图所示,对图示解释合理的是(     

注:一般意义上,第一产业指农业,第二产业指工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之外的其他行业。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速了农业发展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工业发展
C.国家电子商务立法保障第三产业发展D.亚投行的成立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
2023-12-20更新 | 1981次组卷 | 13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3(北京专用)
3 . 某学生在历史选择性必修的学习中,根据拓展阅读的相关内容制作了如下的时空变迁图示。据图可以推断,该生拓展阅读的内容是(     

A.古代印欧人的迁徙B.苏美尔人的城市与商贸
C.古代埃及国家统一D.美洲作物在欧亚的传播
4 . 地图

材料一 1662年《大地图集》出版,其作者约翰·布劳是荷兰制图师。《大地图集》的买家大多是可以帮助荷兰进行政治和商业扩张的人-国王、政治家、外交家、商人等。下图为其中收录的一幅地图《全新极准世界地图》。


——摘编自杰里·布罗顿《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

注:

①古希腊罗马诸神,正中是阿波罗,代表太阳。周边是其他诸神,代表行星。

②托勒密(约90-168年),其地心说是中世纪教会认可的宇宙观。

③哥白尼(1473-1543年),提出日心说,建立新的宇宙观。

④精确标注了中国,日本,朝鲜多个城镇的经纬度(参考了明代《广舆图》)。

材料二       世界大洲分布图


(1)地图展现了特定时期作者对世界空间的“洞察”,也是文化的产物。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阐释上述观点。
(2)阅读材料二,围绕“1900-1945年的社会进步”,从不同视角设计补充相关地图信息,并说明设计理由。
要求:用文字表达地图信息,不必图示:设计至少有两个视角,每个视角下至少有两个信息。
2023-05-08更新 | 25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在传统中国社会,事实上存在着两种秩序或力量。一种是官治秩序或国家力量,另一种是乡土秩序或民间力量。前者以皇权为中心,自上而下形成等级分明的梯形结构;后者以家族为中心,聚族而居,形成村落自治共同体。下列图示符合这一叙述的是(       
A.三公—中朝—尚书台官仓鸠杖B.中书省—尚书省—六部十家牌法福田院
C.三司—转运司—知县义学义田D.中书省—行省—郡家训善堂
6 . 人物评价

查士丁尼一世相关史事摘录

作为皇位继承人,他学习了历史、法律、金融、行政、经济和建筑等方面的知识。
527年继位为皇帝,提拔了大批军事、司法、行政和宗教人才,制定了改革方案和军事征服计划
为加强皇权,采取措施遏制大土地贵族选避国家税收。
为保护帝国的商业利益,与波斯人争夺红海贸易控制权;从中国引进育蚕丝织技术,帝国的丝织业发展起来。
发动对西地中海地区的日耳曼蛮族的战争,重新将地中海变为帝国的内海,使帝国领土面积几乎扩大了一倍。
认识到法律对巩固皇权的重要性,针对当时法律存在的矛盾冲突和使用不方便等问题,组织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编》和《法学阶梯》。
为重现罗马帝国的光荣,重建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成为拜占庭建筑风格的代表作。
统治期间,征收苛捐杂税,使各省陷入长期的贫困。

——摘编自[英]查尔斯·欧曼《拜占庭帝国史》和陈志强《拜占庭帝国通史》



                      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拜占庭帝国疆域扩展示意图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查士丁尼一世。(要求:史事归纳合理,评价客观公正;证据运用恰当,表述顺畅规范。)
2023-11-03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如图为雅典城市平面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古希腊雅典由卫城和下城两部分组成。卫城位于城内山丘的顶上,建有神庙,四周砌设土墙,只有一个上下孔道,利于防卫。下城分布着市场、行政机构和居民点。
①卫城反映出了城市具有防御和宗教等功能
②哈德良所加城墙表明雅典受马其顿控制
③设市场表明城市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
④下城的布局体现了城邦政治的某些特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05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8 . 工业布局对于各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布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图中工业布局调整的原因为

主要工业中心分布示意图1                                                                        主要工业中心分布示意图2


①新中国成立初工业分布的不平衡                           ②基于经济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
③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和战争威胁                           ④配合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3-05-07更新 | 351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国际石油价格变化

国际石油价格变化示意图

20世纪70年代以前,石油的生产销售受西方控制,国际油价长期处于低水平。1960年,以西亚产油国为主组成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立,围绕着石油定价权不断与西方石油资本进行斗争。到70年代初,西亚产油国在实现石油资源国有化的基础上,联合夺取了国际石油定价权。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西亚产油国对西方发达国家实行石油禁运,造成西方国家第一次能源危机。

80年代初,两伊战争爆发使伊朗与伊拉克的石油出口量锐减。80年代国际油价的决定主体从欧佩克单方面决定,转向由欧佩克、石油需求和西方石油资本共同决定的局面。1990-1991年海湾战争时,国际油价曾出现短期大的涨落。90年代后期,亚洲一些国家经济萧条,石油需求减少。21世纪初,世界经济强劲增长拉动需求。

——摘编自汪莉丽《世界石油价格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等

(1)依据材料,概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变化的历程。
(2)阅读材料,归纳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因素,结合史实对其进行说明。
2024-04-19更新 | 18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10 .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

材料一   西方国家对印度的殖民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   印度民族主义者最大的不满就是英国统治造成的贫困,英国为了掠夺印度的农业资源并以印度作为英国商品出口市场,阻碍印度的工业化进程。与此观点相反,经济史学家莫里斯·D·莫里斯认为,印度之所以没有产生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是因为19世纪的印度还不具备资本、市场和政治基础等先决条件,这种观点颇具说服力。大多数经济决策是由印度及外国的私人资本家作出的,他们投资于回报率最高的地方,通常是贸易而不是工业。他们的兴趣不在解决贫困上,政府本身对经济采取不干涉政策。

——【美】理查德·W·布利特等著《20世纪史》


(1)依据材料一的地图,结合历史背景,简述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的过程。
(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印度贫困原因的两种观点。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
2023-04-07更新 | 202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