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班牙人本杰明在1165—1173年间的游记中记载,君士坦丁堡方圆18英里,形形色色的商人聚集在这里,他们来自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埃及、巴勒斯坦、俄罗斯、匈牙利、意大利和西班牙。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A.罗马帝国境内商业贸易空前繁荣B.经济发展导致西欧的城市兴起
C.拜占庭帝国是沟通东西方的桥梁D.征收重税影响东西方之间贸易
2 . 中华

材料一   “中华”一词始见于记载两晋南北朝史实的史籍中。在当时东晋、南朝士人中,“强胡陵暴,中华荡覆”、“中华覆败,沉没戎虏”是一个很普遍的说法。将原西晋统治下中原地域的朝臣、士人统称作“中华人士”“中华之士”。从当时对“中华”一词的使用来看,可以发现如下事实:第一,“中华”用以指原西晋统治下的中原地域;第二,“中华”一词主要用以称谓原西晋的朝臣和中原士人。第三,使用“中华”一词的人主要是南迁的原西晋的朝臣和中原士人,他们对胡族大举入据而“湮没”和“荡覆”的中原政治及文化传统无限感伤与眷念。“中华”一词对胡族这一“他者”的排斥显而易见。

材料二     晋室南迁后,“北方世家大族未获南迁者,率与胡人合作”则是当时极普遍的现象。北魏、北齐、北周,均有相当数量中华士人参与权力中枢,他们是为北方民族政权塑造“中华”身份并推动其一步步融入“中华”的关键力量。北魏、北周等少数民族政权在主观上对“中华”不抵触、不排斥。孝文帝时大臣韩显宗上疏,斥南朝“欲擅中华之称”,说明北魏心目中已经以中华自居。北周闵帝时还在关中地区设置了“中华郡”(今陕西省富平县)。

入唐以后,“中华”不但成为唐朝的别称,在与外国或周边政权交往时大多使用“中华”一词,标志着“中华”实已成为中国的名号,“赤县神州,即有唐中华之国也”。李唐统治集团是北魏、北周以来深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北方少数民族上层集团代表,其竭力以“中华”自诩,最终使“中华”成为新的胡、汉融合体的统称。

——摘选自石硕《胡入中华:“中华”一词的产生及开放性特点》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中华”一词产生的时代背景。
(2)依据以上材料,概述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华”一词内涵扩大的过程及意义。
3 . “稷下学宫”

20世纪以前的文献中从未出现过“稷下学宫”这个概念,部分专家考证,现在能查到的最早的“稷下学宫”一词来自1944年郭沫若写的《庄子的批判》一书。结合文献和目前考古勘探发掘成果来看,多数学者认为齐故城小城西门外侧建筑基址群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稷下学宫”。

下表为历史文献中关于“稷下学宫”的记载

西汉《史记》“高门大屋”
西汉《盐铁论》“孟轲、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任职而论国事,盖齐极下先生千有余人。”
东汉《中论》“昔齐桓公田午(前374—前357在位)立稷下之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宠之。自孟轲之徒皆游于齐。
北宋《稷下赋》“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
北宋《太平寰宇记》“齐有稷门,齐之城西门也。”
综合以上信息,结合所学,对“稷下学宫”这一历史概念进行说明。
2024-05-14更新 | 172次组卷 | 2卷引用: 2024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二模)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记载,殷商甲骨刻辞的内容涉及迁都、农耕、田猎、天气、地理、战争、祭祀、疾病等,他们在长期对自然、天象、气候的观察、记录与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天文历法知识。这反映出商代(     
A.占卜活动影响天文B.呈现出一定的人文精神
C.早期民本思想孕育D.农耕生产盛行精耕细作
2024-04-24更新 | 741次组卷 | 8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公元6世纪时,亚历山大里亚的商人科斯马斯在书中记载:当游历到东非的阿克苏姆王国时,他遇到了一些当地讲希腊语的居民;他们学习希腊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方便与拜占庭商人进行商品交易;毕竟拜占庭帝国作为东方商贸的最大消费者,同样也是阿克苏姆人利润的主要来源。据此可知,阿克苏姆王国(     
A.在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交融B.直接和东亚进行商品贸易
C.促进津巴布韦国家的兴起D.商业活动促进了文化交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北京琉璃河出土的周代青铜礼器——堇鼎,其上铭文大意为: “‘堇’奉燕侯之命,到都城向召公奉献食物,召公赏钱给堇,堇用这些钱铸造了该鼎。”此铭文佐证了《史记索隐》中记载: “召公奭受封于燕,但本人并没有去,他留在都城继续辅佐周王,派遣长子前往燕国。”这可说明(     
A.周初分封制度尚未完善B.《史记索隐》抄袭了堇鼎铭文
C.血缘宗法制度完全确立D.史料互证利于还原历史真相
2024-04-05更新 | 405次组卷 | 7卷引用:历史(北京卷)-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7 . “汉字革命”

材料一

里耶秦简8-461号“秦更名方”照片

出土于湖南省龙山县里耶古城遗址的一枚木方,用篆字刻画,内容有:“王室曰县官” “公室曰县官”“邦司马为郡司马”“毋曰邦门曰都门”“王游曰皇帝游”“王猎曰皇帝猎”等。

《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 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以来,电报和其他形式的标准化通信把全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在一起,而通信系统从电报到打字机再到计算机,都以罗马字母为基础。晚清知识分子卢戆章说:“以切音以识汉文…全国皆能读书明理,国家何致贫穷?人民何致鱼肉?”一些有识之士主张简化汉字,推广拼音文字,以普及文化。卢戆章成为汉语拼音文字的首倡者。留美工程师周厚坤于1912年发明了第一台索引式中文打字机,被誉为中文打字机之父。到新中国成立前至少产生了30个拼音方案和多台中文打印机,终因自身存在着缺陷,兼之政局动荡,没能在国内推广。

1954年,新中国成立文字改革委员会。1956年,国务院通过并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1958年,中央政府选择了相对简单、国际通用的26个罗马字母,正式推出现代汉语拼音(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1979年,北京大学王选巧妙地把汉字用数学转化为点阵,将汉字占用体积缩小了五百倍,研究出了数字存储激光照排印刷系统,用电脑给汉字排版成为可能,王选因此被称为“当代毕昇”。1983年,王永民发明了“五笔字型”(王码),首创“汉字字根表”,解决了汉字输入速度问题,由此得到广泛的推广。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析“汉字革命”。
2024-05-04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8 .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诛杀宰相胡惟庸,牵连致死者3万余人。关于胡惟庸被杀原因,朱元璋口谕:“(胡惟庸)窃持国柄,枉法污贤”,未提谋逆之事;《明太祖实录》记载:“丞相胡惟庸等谋逆”,这一说法被后世史家反复转引。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①朱元璋口谕内容因具有主观因素,说法不可信
②《明太祖实录》属于官修史书,说法是可信的
③明初宰相胡惟庸被诛杀的原因存在多种可能性
④探究胡惟庸被杀之因须搜集更多史料加以辨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30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门头沟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卷
9 . 礼仪

材料一   中国古代重视国家礼仪,政府对各种礼仪的内容都有统一要求,抑制了仪法多元各行其是的现象,《史记》记载西汉初年朝廷上“群臣饮酒争功”,刘邦命叔孙通制订了朝拜礼仪,后来进行岁首大典时,“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敬酒)”,刘邦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在中国影响下,古代东亚地区事实上也形成了一个“礼文化圈”。

——摘编自胡新生《礼制的特性与中国文化的礼制印记》等

材料二 《天津条约》签订后,英法等国要求按条约规定及国际惯例,派使节觐见清帝呈递国书,但此后十几年清廷一直阻止使节觐见。1873年,外国驻华公使向清廷发出照会,要求觐见同治帝。随后围绕礼仪问题几经交涉,最终商定公使以鞠躬礼觐见。以下是描述觐见的两则笔记:

(1)依据材料一,概述中国古代国家礼仪的作用。
(2)材料二两则笔记记述的场景是否可信?请说明理由。
2024-04-10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据山东某县志记载,1949年该县私营商户有208家,到1951年底全县有证个体商户已达3334户。该县私营商户的增加(       
A.得益于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B.反映出经济建设中有冒进势头
C.有利于该县国民经济的恢复D.说明中共八大的方针得到贯彻
2024-04-08更新 | 19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