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0年,吐鲁番文管所在清理柏孜克里克石窟垃圾时,发现了来自杭州金铺广告文书,广告词表述:“□口家打造南柜佛金、诸般金箔,见住杭州泰和楼大街南,坐西面东开铺,口口辨认,不误主顾使用”。文书上还清晰留有方形折痕。这说明它们当年真正的用途就是作为金箔的包装纸,旧称“裹贴”。在给这批文书进行断代时,出现的“官巷”和“泰和楼”等地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杭州“常庆坊东北有太和楼桥”。太、泰相通,可见这里说的就是吐鲁番文书里的泰和楼。《梦粱录》还提道:“(杭州)自五间楼北至官巷南,街两行多是金银、盐钞引交易铺。”情况完全符合广告词中徐家金铺的位置。另外,周密《武林旧事》里也有关于太和楼的记述。然而,南宋并不使用“杭州”这个地名。宋高宗将杭州升为“临安府”后,一直到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1278)元朝才又设“杭州路总管府"。元军入临安没有动用武力,它的城市格局在短期内没有大的变化,太和楼这些昔日的地标建筑应该依旧无恙。由此,基本可以肯定,柏孜克里克石窟的裹贴都属于元朝产品。

--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者判断裹贴是元朝产品的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杭州的裹贴出现在吐鲁番的原因。
2024-06-0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据《史记》记载,秦统一中国后所颁布的大政方针,把“车同轨”和“一法度衡石丈尺”、“书同文字”并列。秦朝此举意在(     
A.巩固国家统一B.树立君主权威C.方便交通发展D.彰显皇恩浩荡
2024-05-22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周代,许多日常冠礼(男子成丁礼)、婚丧礼、宗族成员的盟誓等,均在宗庙进行,宗庙被视为宗族的象征。《左传》记载:“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亡父宗庙牌位)庙”,从异姓到同姓、再到同宗、同族,血缘关系由远到近,强调了宗子(指大宗的嫡长子)的权威。由此可见,周代宗法制(     
A.维护了社会的长期稳定B.形成了严格的等级秩序
C.强化了统治者专制统治D.构建起和谐的祭祀体系
4 .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蜀守李冰穿广都(今四川双流县境)盐井、诸陂池,蜀于是盛有养生之饶焉。”这一记载与成都附近汉墓出土的画像砖描绘的情景(盐井取卤用的起重设施、汲卤滑轮以及火井煮盐活动)相辅相成,互相印证。这些史料表明(     
A.汉代蜀郡井盐已供给全国市场B.秦汉时井盐的产量高规模大
C.汉代继承了秦国井盐生产工艺D.战国时期就已实现盐铁官营
2024·广东·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所示为文献中对古代南方部分地区经济信息的记载。这些记载最有可能出现在(     
地区记载
吴越十二州 (今浙江大部及闽北)以境内田亩荒废者,纵民耕之,公不加赋
杭州周三十里,邑屋之繁会,江山之雕丽,实江南之胜概也
成都岁市布织缣数十万以给秦、陇军用
江西、浙江、福建及四川的丘陵地区垦山垅为田,层起如阶梯, 每远引溪谷水以灌溉
A.公元3-6世纪B.公元 10—13世纪
C.公元14—16世纪D.公元17—19世纪
2024-04-11更新 | 268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6 . 明代和清前期,泉州族谱里对东南亚的称呼都是“番邦”,对出洋之人的去世时间和埋葬地点也不清楚。清中叶后,族谱中对出洋之人的生卒年月和埋葬地点记载都较为详细,对外也较少采用“番邦”或“夷邦”的称呼,并对在国外经营致富、荣归故里的人评价很高。明清时期的这种变化从侧面反映出(     
A.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了社会观念的转变B.朝贡贸易体系已趋于瓦解
C.海外贸易促使欧洲大量白银流入中国D.海外移民传播了中华文化
2024-05-2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密卷(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是商代绳纹灰陶颇(yǎn)。颜是古代蒸煮用的炊具,内分上下两层,中间有算(bi)子,用以控制火候。《周礼》中记载算孔之数常设为七,称为“七穿”。阴阳五行观念中火为阳,七为奇数与之相合,亦为正,故取“用火极限”之意。这体现了(     

A.商代礼器象征着统治者的权威B.先秦礼制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
C.古器物承载着一定的文化意义D.生产力水平决定了食物烹饪方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清前期云南改土归流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逐渐成为少数民族区域主流婚恋观念,甚至出现了少数民族妇女以死守节的记载。由材料可知,改土归流(     
A.拓宽了清政府的统辖范围B.减少了边疆少数民族间矛盾
C.推动边疆内地一体化管辖D.推动了云南少数民族的汉化
2024-05-16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 辽宁省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南宋岳珂《桯史》卷二记载,一位富翁对想发财的穷书生说:“大凡致富之道,当先去其五贼。五贼不除,富不可致。”穷书生请教五贼是什么,富翁说:“即世间之所谓仁、义、礼、智、信是也。”这一记载反映出当时(     
A.抛弃重农抑商的政策B.价值观的冲突与矛盾
C.儒家传统义利观回归D.理学世俗化趋势加强
10 . 宋代《梦粱录》卷十六“面食店”条记载:“向者汴京开南食面店、川饭分茶,以备江南往来士夫,谓其不便北食故耳。南渡以来,几二百余年,则水土既惯,饮食混淆,无南北之分矣。”这反映出宋代(     
A.各民族习俗差别缩小B.官府引导百姓生活方式
C.南北区域文化的融合D.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2024-05-13更新 | 32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