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161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少量购入中国茶叶,中国茶价时有“掷三银块,饮茶一盅”之谚。17世纪末,东印度公司的茶叶贸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显著增长,饮茶在英国社会上层人士中已经逐渐普及,价格也持续走低。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民众消费观念的变化B.商业革命的影响
C.世界市场的最终确立D.价格革命的冲击
2023-05-07更新 | 1901次组卷 | 2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据《新唐书·东夷列传》记载,日本使节在觐见皇帝后,大部分被安排进国子监学习,衣食住行等所有费用均由唐朝政府提供,学成后再返回日本,日本僧人则多在长安各大寺院寻师求法,如空海便在长安的青龙寺学习,这一时期的中日交流(     
A.推动了中国印刷技术的外传B.造就了东南亚文化圈的繁荣
C.有利于古代日本社会的变革D.导致日本中央集权体制瓦解
2023-05-07更新 | 1516次组卷 | 22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1912年2月9日,《真相画报》刊登了题为“鹬蚌相争”的漫画,画中鹬蚌的旁边站立着两个人,分别代表了日本人和西方帝国主义势力,该漫画意在说明(     
A.宋教仁与袁世凯矛盾重重,美、日借机加紧侵华
B.“府院之争”的实质是美、日对华的争夺与控制
C.南北双方应停止争斗,避免列强坐收渔人之利
D.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导致了军阀割据局面
2023-01-12更新 | 869次组卷 | 12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国考古学以1921年仰韶文化遗址的发掘为开端,历经百年,为了解中国境内人类起源和史前文明提供了新材料和新途径。关于近百年来中国考古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北京人的发现印证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
②大汶口文化遗址墓葬的差别说明有了贫富差距
③山西陶寺遗址中的宫殿建筑说明有了公共权力
④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为研究商朝提供了重要证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4-30更新 | 698次组卷 | 1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薄伽丘的《十日谈》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阿拉伯著作《一千零一夜》的影响。阿拉伯哲学家伊本·阿拉比著作中关于先知夜间旅行和登霄的说法,成为意大利诗人但丁《神曲》的先驱。该材料说明(     
A.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近代西欧文化的发展B.欧洲文艺复兴的产生源自于阿拉伯文化的西传
C.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D.阿拉伯文化是世界上最为悠久最为先进的文化
2023-01-12更新 | 626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814年10月1日,欧洲各国君主沉浸在战胜拿破仑的喜悦中,纷纷派出代表,齐聚维也纳,召开了由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主持的国际会议,整个会议期间,除讨论《最后总决议案》外,从未正式召开过大会,一切重大问题都是由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英国首相卡斯莱尔、奥地利首相梅特涅和普鲁士首相哈登堡在幕后决定,许多决定是在梅特涅书房里“成交的”,被称为“梅特涅书房里的交易”。由此可见该会议
A.由大国来协调争端B.带来了欧洲的和平
C.开创国际会议先例D.确立近代外交制度
2022-04-30更新 | 1128次组卷 | 14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亚历山大城始建于公元前332年,是按其奠基人亚历山大大帝命名的,作为当时马其顿帝国埃及行省的总督所在地。之后,亚历山大城成为托勒密埃及王国的首都,并很快就成为古希腊文化中影响较大的城市。由此可以推测出
①希腊文化中心东移 ②战争客观上造成不同文化碰撞与交锋
③埃及文化深受西亚文化的影响 ④北非文化被希腊文化所取代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8 . 17世纪中西方

材料一   徐光启(15621633年),多次参加乡试落第,最终通过科举成为政府官员。他与利玛窦交好学习西洋的天文、历法、数学;火器等知识,并翻译了西方数学著作《几何原本》。徐光启出身贫寒,从小参加农业劳动,立志改革农业。他在上海试种由美洲引进的甘薯解决饥荒问题,并著有《农政全书》。他还结合我国原有的水利工具和西方水利知识翻译整理《泰西水法》,是西法中用、中西自然科学结合的典范。徐光启晚年致力于修订历法工作,重视引用西方先进科学测量方法进行实测。但因为守旧派百般刁难,这部历书在当时并未能颁布使用。

——摘编自金开诚《中西会通——徐光启》

材料二   伽利略·伽利略(15641642年),出生于意大利的比萨,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也是为维护真理而与唯心论和教会经院哲学作斗争的战士。他主张用具体的实验来认识自然规律,认为实验是理论知识的源泉,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例如,他利用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一些重要的力学定律、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取得大量科学成果、为证实和传播哥白尼的日心说作出贡献等。伽利略扩大、加深并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为此,晚年受到教会迫害,并被终身监禁。

——摘编自冯志远《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结合所学,阐释17世纪徐光启和伽利略经历所折射出的中西方时代特征。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4-30更新 | 571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图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增长曲线,下列关于曲线解释正确的是(     
A.①出现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齐民要术》
B.②四大发明的外传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C.③出现总结当时许多科技成果的《梦溪笔谈》
D.④西学的传入阻碍了中国传统科技的发展
2023-05-07更新 | 532次组卷 | 8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距今5300年前,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辽河流域等地的社会上层之间,有可能形成了一个交流互动圈,都有对龙的崇拜、以玉为贵的理念,以某几类珍贵物品彰显持有者尊贵身份的礼制。该材料表明(     
A.中华的各区域文明之间都有过直接联系
B.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C.文明互动丰富了社会各阶层的精神世界
D.中华文化逐渐显现出了相近的文化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