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为1999年—2006年世界难民人口数据统计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全球战争使难民数量持续上升B.“世界难民日”设立后难民数量持续下降
C.联合国难民署的政策成效显著D.难民问题仍然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2 . 下表为1839年在中英的贸易中中国方面进出口商品货值统计表(单位:西班牙银元),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当时(  )
进口货值出口商品货值
鸦片13354030茶叶9317992
印度棉6563124生丝2052288
杂货(主要是手工制品)4116873杂货1669644
珠宝751455珠宝8974776
A.中英贸易结构隐藏着较大风险B.中英两国贸易的互补性较强
C.白银大量入华降低商品购买力D.工业革命提升了英国竞争力
3 . 甘蔗与蔗糖

多数学者认为甘蔗起源于印度,后被引入中国和东南亚等地种植。甘蔗制糖技术也起源于印度,后传入中国、波斯、大食等地,唐太宗就曾派使臣到印度学习熬糖技术。

由于日本严重缺糖,所以明清时期的中日贸易中,糖是运往日本的大宗商品,然后从日本换回大量白银和铜。

新航路开辟后,甘蔗又被引入美洲殖民地,催生了以蔗糖为重要商品的洲际贸易——“三角贸易”。甘蔗种植和熬糖需要大量劳动力,非洲黑人奴隶填补了印第安人大量死亡所带来的劳动力短缺。工业革命前后,源源不断的廉价蔗糖从美洲运往欧洲,进入千家万户,糖逐渐由奢侈品变为生活日用品,白糖配着咖啡、红茶来饮用,产生了新的嗜好和文化。糖不仅影响了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成为工人阶级卡路里的廉价来源。工人阶级在工作间歇喝茶休息,加糖的茶能迅速补充热量,让人精力充足,从而提高了劳动效率,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1884年以前,中国仍大量出口蔗糖,但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中国已成为蔗糖进口国。

(1)依据材料,请绘制出制糖技术的传播路线。
要求:在答题卡上的世界地图中用箭头画出

(2)历史现象是紧密联系、存在因果关系的。从这一角度,依据材料和所学,结合15—20世纪初世界历史的重大史实,解读甘蔗种植和蔗糖贸易。
5 . 土地革命期间,苏维埃政权组织了声势浩大的选举运动,吸引工农群众参加城乡代表会议和地方苏维埃政府工作,还没收土豪劣绅的土地,分配给贫苦农民,对于老弱残废以及孤寡无依的人,实行社会救济。对这些措施解读不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巩固红色政权                                        ②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积累了民主政治经验                                        ④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性质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6 . 《后汉书》载,和帝永元九年,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渡,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大秦)王常欲通使于中国,而安息欲以中国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阖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檄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甘英奉张骞之命出使大秦B.汉朝和罗马均有直接联系的意愿
C.汉朝和罗马因安敦遣使开始有了交流D.安息阻断了东西方之间陆路贸易的通道
7 . 拿破仑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在中国近代史上,不同时期各界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革命者之言民权自立,不过因人心之所乐而因以饵之,以鼓动大众,树立徒党耳!假令革命果成,则其魁长且自立为君主,而改行压制之术矣。不见法之拿破仑乎?始则专倡民权……复自为君主。

——1902年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革命书》

有大儿华盛顿于前,小儿拿破仑于后,为吾同胞革命独立之表木(意:模范)。嗟呼!嗟乎!革命!革命!

——1903年邹容《革命军》

昔始皇帝创无限专制君主制,其子二世亡之。拿破仑一世破坏法兰西共和,帝制自为身败名辱。其犹子拿破仑三世仍明目张胆,蹈其复辙。今堕地呱呱之中华民国,在朝之魔王袁世凯一世方死未死,而在野之瞀儒袁世凯二世方生,一何中外古今之史例巧合若斯也?

——1916年陈独秀《袁世凯复活》

外国如拿破仑的多数战役……都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

——1938年毛泽东《论持久战》

以“拿破仑在近代中国的形象变迁”为主题,解读材料。
2023-10-14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帝为权力主体,按君主立宪政体,君主有统治国家之大权,也确认了臣民的权利和义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一律平等,有人身、居住、言论……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对这两部法律文件,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两者都没有真正实施                                  ②都体现“主权在民”的理念
③都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④两者实行不同的政治体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 . 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②三人最终目标一致,可谓殊途同归
③折射出全体国人要求变革的社会思潮
④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 . 制造业是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在建国之后的29年中,中国模仿苏联的计划经济体系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制造业体系,通过“三线建设”,军工制造业建立了一定基础。但是,当时的中国制造业更多地是制造工业产品,在消费品制造方面,只能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八十年代,国营企业还是中国制造业的绝对主流,一些军工企业开始生产民用产品。“三大件”不断变迁,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逐渐成为所有家庭的必备电器,食品和各类消费产品的品种逐渐丰富。而这十年,中国市场的特点是供不应求。

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国家充分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成就了一大批民营企业家。巨大的中国市场吸引了大批国外制造企业进入中国,中国开始有了外资、合资和合作企业,中国的低成本后发优势逐渐显露,国际贸易开始节节攀升,国内市场逐渐繁荣。内地和沿海地区的制造业,乃至整个区域的经济实力的差距逐渐拉大。

21世纪初至现在,中国制造业融入世界,众多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充分发挥低成本优势使“Made in China”闻名全球,国内一些优秀制造企业也开始走向世界领先行列。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摘编自《剧变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制造业发展史》


阅读材料,任选三个时期,对材料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2-12-07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