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李超的“新生”

李超,广西梧州人,先求学于梧州、广州等地,后就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李超的家庭不支持她求学,因而她生活困难,患肺炎后,无钱治疗,1919年8月病亡。 李超死后,其家庭置之不理,指责她“至死不悔,死有余辜”。11月,北京教育界召开追悼大会,有1 000多人参加,胡适、陈独秀、梁漱溟等现场作了演说。1920年,杭 州女子师范在省女师操场举行了李超追悼会,”各界人士莅会者不下万人,挽歌诗联四 五百轴”。

——胡适《李超传》(《晨报》1919年12月1日)

对于李超女士底事件,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制度上两大缺点:一是男系制,一是遗产制。……李女士之死,我们可以说:不是个人问题,是社会问题,是社会底重大问题。

——(陈)独秀《男系制与遗产制》(《新青年》1920年1月1日)


作为历史的观察者,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李超之死引发广泛社会关 注的原因。“李超们”新生的出路在哪里?
2023-01-09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信息革命、军事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文学革命等,与此观点相应的史实说明正确的是
①信息革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
②军事革命战场开始使用火炮等火药武器
③商业革命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出现繁华商业街
④能源革命煤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日益普遍
⑤文学革命苏轼用白描的笔法不避俚俗,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与这首诗有关系的制度是
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蹩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这首诗所描写的社会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
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6世纪葡萄牙著名诗人德卡蒙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诗句中反映了他对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A.成为“海上马车夫”
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
C.率先开辟新航路
D.处于欧洲商业中心地位
2016-11-27更新 | 613次组卷 | 28卷引用:天津市博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