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是五代简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政权名称存亡时间开国国君国君原来身份
后梁907—923年朱温宣武节度使
后唐923—936年李存勖河东节度使
后晋936—947年石敬瑭河东节度使
后汉947—950年刘知远河东节度使
后周951—960年郭威邺都留守
A.五代时期北方政权林立B.农民起义推动五代更替
C.五代是藩镇割据的延续D.君主身份影响王朝兴衰
2023-07-10更新 | 126次组卷 | 37卷引用:天津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产品在激烈竞争中占领美国市场,美国对日本贸易赤字不断扩大。进入70至80年代,美欧争夺西欧农产品市场和其他地区市场,在钢铁贸易上矛盾尤为尖锐。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日本与西欧崛起挑战美国经济霸权
B.欧元的启用加剧了欧美间的贸易战
C.“赤字”问题是矛盾加深的根本原因
D.国际贸易在各国经济中所占比重超过国内贸易
2023-02-23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新中国科技发展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①时期:中近程导弹成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B.③时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秦山核电站建成
C.④时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籼型杂交水稻问世
D.⑤时期:人工结晶牛胰岛素合成、高性能巨型计算机诞生
2021-08-1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天津市河北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检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对下面“1750-1900年按人口计算的工业化水平”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单位:百分率)
国家和地区1750年1800年1830年1900年
整个欧洲881135
英国101625100
俄国66715
日本77712
中国8663

A.英国工业总产值一直居世界首位B.18世纪中国工业水平一直居于世界前列
C.中国工业化进程受到列强阻碍D.19世纪中国与西方工业化水平差距拉大
2020-08-1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16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宋代以来,民间相传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1960年,河南省密县打虎亭一号汉墓出土了一块豆腐作坊石刻(如图),其中表现了浸豆、磨豆、过滤、点浆和镇压成形等生产工序。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豆腐确实为淮南王刘安所发明B.民间传说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
C.汉代豆制品生产工序完整传承D.文物反映了历史上人类的活动
2020-06-1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0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的生产活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标志。第二阶段,以工业大规模的迅速发展作为标志。第三阶段,大约从20世纪初开始,出现大量的服务性行业,并逐渐占据经济活动的主要部分。同生产活动的这三个发展阶段相适应,可以将产业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从低水平均衡到高水平均衡有序演变的规律性。

——费希尔《进步与安全的冲突》

材料二   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变化


——迪恩和科尔《英国经济的增长》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

经济部门年份美国联邦德国日本
农业195012.223.250.7
19902.85.17.2
工业195034.742.222.2
199025.840.533.6
服务业195048.932.426.6
199071.454.459.2

——《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四   从制造业本身来说,经过六十多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可以说已经建成了一个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整个产业的规模已经做到世界第一。但是,在全球制造业的四级梯队中,中国还处于第三梯队,长期在制造业价值链的低端发展。认为中国可以逾越工业化发展阶段,直接进入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的观点是脱离实际的。

——苗圩解读《中国制造2025》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关系。二战后,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3)材料三表明,二战后美国等发达国家就业人口分布变化的趋势如何?这一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和材料一,判断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2020-05-1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检测(一)历史试题
7 . 下图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东南亚华侨回国投资情况,对其解读不合理的关联是
A.1928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
B.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
C.1931年——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加大
D.1932至1935年——重庆谈判破裂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府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融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他(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解读“个人主义”的内涵并概括指出“解决个人主义合法性”问题的重要意义。

(2)依据材料二,概括说明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据此分析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3)依据材料三,列举启蒙运动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前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回忆说:“那时候,北约办公室特别大。东亚问题的办公室也不小。我就问:‘海湾办公室在哪里?’结果得到的回答是:‘噢,我们并没有海湾计划。’这是1977年的事情了。我想,这其中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是越南问题。另一个对外公开的原因是则是伊朗国王在帮我们看守着海湾。我说:‘得了,这真是一个鼠目寸光的做法。’”

——吴麒敏《美副防长沃尔福威茨比布什更想“倒萨”》

材料二虽然布什一再否认有经济企图,但经济学家却认为,布什倒萨,意在石油,他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在他黑名单上的国家(如伊拉克、伊朗、利比亚、苏丹等)都是重要的产油国……换句话说,布什打的不单纯是一场反恐战争,而更像是一场能源战争。

——阮次山《第三次海湾战争:全方位解读美国“倒萨”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50——70年代,美国设置“东亚问题办公室”的战略目的及特点。
(2)材料二把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称之为“第三次海湾战争”,请写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在海湾地区的另外两次大规模战争的名称。并根据材料一、二说明美国地区战略的阶段性侧重点发生了哪些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