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1 . 如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漫画,画面中拔河的一方是人多势众的协约国,另一方是只有两人、势单力孤的同盟国,中间站立者是美国。对该图寓意解读最合理的是(     

A.美国是交战双方的调停人B.大国的矛盾还未得到调和
C.战争后期主动权在协约国D.美国是战局的决定性因素
2024-06-04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波峰、波谷反映一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的最大值、最小值,一般为正值、负值。落差是一个周期内波峰与波谷的差值,反映一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的幅度,通过综合比较不同时间段内经济周期的波峰、波谷、落差可以明显看出经济波动的剧烈与平缓状况。总的来说,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比以前更加温和,有的学者称之为“被烫过了的曲线”(如图3)。



1886- -2002 年美国GDP增长率波动

——摘编自【英】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等

材料二   19281937年,苏联经济发展速度年递增16%;19171940年,国民收入增长了814%,年均增长率高达9.6%,而同期美国GNP只增长了68%,年均增长率只为2.3%。19811985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工业产值、农业产值、投资额、社会劳动生产率分别为3.2%、3.6%、1.0%、3.7%、2.7%,19861990年分别为1.8%、2.6%、0.5%、0.3%、2.0%,1990年分别为-4%、-1.2%、-2.3%、-19%、-3%。

——摘编自杨荣、季正矩《经济建设的成败与苏联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1917—1940年苏美两国经济均出现增长的相似因素,并对二战以来美国经济周期波动为“被烫过了的曲线”进行解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81—1990年苏联经济发展的态势及其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图是“14—17世纪欧洲大事时间轴”,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14—17世纪欧洲大事时间轴(节选)

A.文艺复兴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原因
B.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初的意大利
C.哥白尼的“日心说”讽刺教会的腐朽
D.近代科学兴起之前思想已初步解放
2023-05-29更新 | 804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与民休息”——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C.张骞通西域——彻底解除了匈奴对中原的威胁
D.蔡伦改进造纸术——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2023-09-30更新 | 330次组卷 | 58卷引用:天津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在清廷向十一国宣战后,刘坤一、张之洞等东南督抚与各参战国达成协议,称东南互保。下表是有关对刘坤一的评价,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来源内容
清廷谕旨(1902年)前年近畿之乱,该督保障东南,匡扶大局,厥功甚著,老成硕望,实为国家柱石之臣。
梁启超《呜呼刘坤一! 呜呼陶模!》(1902年)拳匪之乱,立东南保护之约,不无小功。然自此以往,外国在南方之权力范围,亦愈确立矣。……刘近日所以得保其位置,隆隆日上者,由其媚外政策之日娴熟也。
蔡和森《义和团与国民革命》(1924年)方镇总督以至地方官……奴颜婢膝宣告,不顾北京形势如何,对于外人条约权利保护不怠,去讨好外国帝国主义。
A.不同史料对人物的记载不同B.不同立场影响对人物的评价
C.不同的评价体现人物的多面性D.不同时期对人物评价大同小异
2023-09-24更新 | 401次组卷 | 8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经济全球化大事年表(部分)》,对该表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大事年表
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995年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1993年欧盟成立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A.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形式多种多样B.世贸组织是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
C.中国入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D.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实现途径
2022-03-09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王加丰在《扩张体制与世界市场的开辟》中列出1600年运入欧洲部分商品的统计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经好望角经地中海
胡椒100—200万磅300—400万磅
丁香、靛蓝、肉豆、药品35—65万磅70—100万磅
A.欧洲与亚非美洲联系更加紧密B.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地中海
C.商业革命导致贸易内容的改变D.传统商路仍发挥重要的作用
2022-10-05更新 | 2524次组卷 | 151卷引用:天津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金鸡纳和青蒿素

材料一   金鸡纳,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的灌木,其树皮可以分离出一种生物碱——奎宁(Quinine),奎宁可以预防和治疗疟疾。

新航路开辟后,各种疫病尤其是疟疾,成为欧洲殖民者向热带大陆扩张时面临的主要瓶颈。17世纪,随着向欧洲人向东方寻找香料的脚步,他们也开启了殖民药用植物学勘探浪潮。1630年,金鸡纳被发现并得知在当地可以治疗疟疾,随后从秘鲁出口欧洲。但由于欧洲传统医学和教会的反对,采用金鸡纳的治疗方法并没有被普遍使用。

18世纪,人们开始研究金鸡纳植物。植物学家们建立了金鸡纳植物属并将具有药用价值的金鸡纳概括为12种。1820年,法国化学家成功分离出金鸡纳中的奎宁成分,确定了金鸡纳的成分。此后金鸡纳的抗疟作用得到了欧洲的认可,奎宁在欧洲海外探险中大量使用。

19世纪上半叶,金鸡纳已成为南美各国的主要出口产品,但非科学的采集方法导致金鸡纳树皮日益稀缺,森林也遭受破坏。19世纪50年代开始,欧美各国都开始尝试移植金鸡纳。最终荷兰和英国成功地将金鸡纳移植到东印度地区。19世纪末,东南亚金鸡纳种植园迅猛发展。到20世纪初,全球性的金鸡纳种植园网络基本形成。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解读金鸡纳的发展史。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由于对抗疟疾的传统药物奎宁疗效减低,疟疾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此,越南共产党领导人向中国求援。1967年项目启动,60多个科研单位50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这个科研集体,屠呦呦被任命为课题组组长。到1971年10月,历经190次失败后,在191号青蒿乙醚中,中性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结果显示,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100%。

为尽快应用于临床试验,屠呦呦向领导提交了志愿以身试药的报告,并得到同事的响应。19727月,屠呦呦等3名科研人员成为首批人体试毒的“小白鼠”。经过一系列试药观察,受试者情况均良好。至此,青蒿素的提取终于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后开发的双氢青蒿素在制药企业投产后,被广泛用于各种疟疾的治疗。

2015106日,接到获诺贝尔奖通知的屠呦呦说:“这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科学工作者的认可。”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屠呦呦等人体现的时代精神。
2022-08-16更新 | 328次组卷 | 6卷引用:天津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皇帝在位期间政令信息承转运行关系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尚书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B.分权造成了冗官现象
C.决策权与执行权出现分离D.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
2022-02-28更新 | 7958次组卷 | 52卷引用:天津市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831年11月,里昂工人发动起义,很快被政府军镇压。1834年,里昂工人再度起义,并提出推翻富人的政权、争取民主共和国的口号,但又一次被镇压。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法国共和政体建立的艰难曲折性
B.法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不断斗争
C.为巴黎公社的建立作了实践准备
D.无产阶级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