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下图是一幅关于冷战的政治讽刺漫画,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两极格局制止了局部战争爆发B.“冷战”造成核恐怖下的平衡
C.经济全球化冲破两极格局僵局D.核竞赛不断激化美苏两国矛盾
2 . 观察下列图片,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特征B.所代表的区域文明均来自于大河流域
C.所代表的区域文字具有同源性D.反映了世界各地文明发展是一脉相承
3 .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他与恩格斯一起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三天就传入中国。当时真正看清十月革命真相及其伟大意义的,首先是李大钊。早在“1918年3、4月间,他就开始向朋友宣传和介绍十月革命”。

——戴鹿鸣《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李大钊》


(1)李大钊是最早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请说出他比较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名称。并指出当时促进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的历史事件。

材料二 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2)请分别举出民主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观点主张。

材料三 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富国强民”道路和经济上“根本转型”的内涵。

材料四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4)根据所学知识列举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名称
2020-03-15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全面抗战爆发后,“晋南(根据地)一带在敌区用关羽的忠义来唤醒民众、乡士不做汉奸”;歌唱岳飞的歌“长江大水滚滚流"飘荡在延安的上空。对这些现象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华北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萌发B.借助通俗文化增强抗战意识
C.运用革命理论武装根据地群众D.广泛动员民众争当抗日英雄
2020-07-12更新 | 5581次组卷 | 77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适应性测试(实验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军到江北抢夺民船。宋军伏击,“忽放一霹雳炮,盖以纸为之.自空而下,其声如雷,纸裂而石灰散为烟雾,眯其人马之目,人物不相见”,金军大败。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当时已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B.火药技术在南宋时开始用于军事战争
C.西方火炮的传入增强了南宋军事力量
D.火药成为影响战争胜败的因素之一
2019-03-27更新 | 375次组卷 | 22卷引用:天津市第九十五中学益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