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99 道试题
1 . 截至2024年3月,河北省81家省级三甲医院与204家县级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三级医院共向县级医院派出737人开展驻点帮扶,向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卫生技术297项,涵盖县级医院所有学科领域。省级医疗资源的下沉和共享(       
A.体现科技进步助力远程医疗B.推进了健康中国建设
C.完善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D.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2 . 瘟疫造成原住民大量死亡,西班牙侵略者却几乎不被感染,传教士趁此竭力灌输这是神在凭借疫病表达愤怒和对侵略者的偏爱。原住民则由于缺少遭遇一连串致命传染病的相似经历,也认同了征服者的这一认识。据此可推知(     
A.世界殖民体系形成B.世界人文地理格局变化
C.非洲原有社会解体D.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2024-05-25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保温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81月,晋察冀边区在河北阜平成立。到1940年,边区征收的税种,除了村合理负担、救国公粮、田赋之外,还有工商营业税、烟酒税、印花税、田房契税、出入口税等,难以满足战争形势下财政支出急速扩大的需求。

晋察冀边区政府于1941年开始在边区境内推行统累税,即将各种税种合并征收,并减少了征收次数,但在边区复杂的租佃关系之下统累税征收产生了一些问题。1942年的统累税在税则上做了较大的修改,标准亩进一步适当做了下调;财产和收入分开计算;降低累进率。实行统累税的最初两年,贫农和中农的统累税负担比较重,因此在随后的减租减息中,边区政府比较强调反对地主的经济剥削,维护农民利益。到减租减息深入开展之后,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边区政府也开始注意到地主的诉求,努力平衡地主与农民的利益,地主也逐渐接受了统累税负担和减租减息政策。1943年的统累税减轻了低地租土地的土地税。一直到抗战结束,晋察冀边区的统累税在各阶层之间的负担情形有了较好的改观。

——摘编自周祖文《统一累进税与减租减息: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政府、地主与农民——以晋察冀边区为中心的考察》

(1)根据材料,归纳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税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税制改革的历史意义。
2024-05-2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保温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810年洪堡创办柏林大学,他明确地指出,大学要“尊重科学和它的自由的生命力,以不受限制的科学手段,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真正科学修养,有独立思想,有理智和道德的青年。……把科学看作尚未穷尽、且永远无法穷尽的事物,并不舍地探求。”该大学的创办(     
A.奠定分科教育的基础B.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兴起
C.确立了国民教育制度D.受到了理性主义的影响
2024-05-2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保温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中世纪晚期,佃农除了交纳习惯地租之外,还需要在保有地继承或流转时向领主交纳土地易主费。此时这两笔本不相关的租费合并计算——不变更受习惯法保护的偏低的习惯地租,提高以往不受习惯法重视的土地易主费——并逐渐演变为随市场波动的商业地租。这一变化(     
A.加速价格革命的进程B.破坏了习惯法的权威性
C.强化了封建契约关系D.促进了农业经济的转型
2024-05-2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保温考试历史试题
6 .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在任命行省总督时规定:“元老院行省的总督任期一年,由抽签产生,除非某位元老因有大量子女或因婚姻而享受特权。”公元前18年,屋大维规定:“允许除元老之外的所有人娶被释女奴,并给予他们的后代以合法地位。”这些规定(     
A.有利于增强共和国凝聚力B.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原则
C.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D.折射社会发展潜力不足
2024-05-25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保温考试历史试题
7 . 1966年2月2日,《上海市第三个五年计划绿化工作规划(草案)》发布,指出:“本市市郊面积大,地处国防前哨,海岸线长,绿化植树要多种快长、高大、荫浓的乔木,尽速把海岛、沿海沿江、山头、公路、部队驻地、工矿企业、农村四旁等地普遍绿化起来。”据此可知,该规划(     
A.体现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B.缓解了中国的外交困局
C.重在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D.受“左”倾思想的影响
2024-05-25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保温考试历史试题
8 . 1949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成立外文翻译机构的决定》中指出:“中央责成中宣部及外事组,将北平原有之外事学校及华大俄文系,合并成立一个外国语学校,暂归外事处管理,分俄语、英语两部,扩大学员到五百人至七百人”。这一决定(     
A.是党工作重心转移的标志B.体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C.缘于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D.满足了国家建设的人才需求
2024-05-25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保温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中说:“德也者,非一成不变者也(吾此言颇骇俗,但所言之者德之条理,非德之本原,其本原固亘万古而无变者也。读者幸勿误会。本原惟何?亦曰利群而已),非数千年前之古人所立一定格式以范围天下万世者也。”这反映出,梁启超(     
A.意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B.顺应了社会转型的需求
C.理性地看待中西方文化D.提升了国人的道德观念
2024-05-2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保温考试历史试题
10 .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C.14测年结果显示其距今约9000―7500年。该遗址出土的遗物十分丰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刻符龟甲、猪骨等动物遗骸、骨笛、稻作遗存等。对上述考古发现,解读正确的是(     

A.该地区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B.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
C.古人具有一定的精神生活追求D.原始农耕和畜牧开始出现
2024-05-2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保温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