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9年梁启超等社会精英游历欧洲,却到处看到和听到西方文化人士失望于自身文明,“想输入些东方文明,令他们得些调剂”的言论使他们倏然觉悟,转向国人提倡东方文化,因此引发了国内流行一时的东方文化思想。《欧洲心影录》中梁启超甚至这样感慨,我们的国家有个绝大责任横在前途,“什么责任呢?是拿我的文明去补助西洋的文明,叫他化合起来成一种新文明”。

20年代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这种多少有些不太正常的过分热情逐渐消退,但各种专业译介和研究却继续得到发展。……对于近代以来屡遭西方劫难,严重缺乏文化自信的国人来说,这无疑起到一定的鼓励效果,部分扫除了由来已久的文化悲观情绪。

总之,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这场中国文化西播热潮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虽然西方世界的文化歧视态度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但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独特优势,开启了自身的近代复兴,步入又一个全新历史阶段。

——摘编自夏舒洋《一战后的中国文化西播热潮述评》

材料二   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经济快速发展。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认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儒家文化的影响。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东亚儒家社会同西方自由放任的社会有着根本的差异。儒家社会相信个人脱离不了家庭、大家庭、朋友以至整个社会,而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取代家庭所扮演的角色。新加坡依赖家庭的凝聚力、影响力来维持社会秩序,传承节俭、刻苦、孝顺、敬老、尊贤、求知等美德。这些因素造就了有生产力的人民,推动了经济增长。

——摘自《历史选择性必修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结束至二战期间,西方人士对中国文化态度的变化过程,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新加坡与西方对中国文化态度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面对当今中西方文化交流频繁,我们应注意什么问题。
2 . 西周末年,郑桓公与商人订立盟约,只要商人不背叛国家,国家就不强买或夺取商人的货物,不干涉商人经营。后来,当晋国人韩宣子向郑国一位珠宝商人购买玉环时,该商人要求必须报告给政府。这反映出当时郑国(       
A.商人与政府间联系密切B.重农抑商观念日趋淡化
C.简化了商业经营的手续D.政府严格控制商业经营
2024-03-12更新 | 15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历史试题
3 . 唐末的铜钱短缺,形成五代时期蜀境的铁钱使用,辅之北宋中央政权铜钱偏重中原的权衡政策,四川形成北宋的铁钱专用区,“蜀用铁钱,其大者以二十五斤为一千,其中者以十三斤为一千。行履赍持不便,故当时之券会生于铁钱不便,缘轻重之推移,不可以携持。”这可以用来佐证(       
A.纸币诞生的历史背景B.社会经济转型的趋势C.区域经济不平衡态势D.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4 . 下表为联合国的相关规定。这些规定(       

时间

内容

出处

1948年

凡受刑事控告者,在未经获得辩护上所需的一切保证的公开审判而依法证实有罪以前,有权被视为无罪。《世界人权宣言》

1966年

凡受刑事控告者,在未依法证实有罪之前,应有权被视为无罪。《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A.强化了立法机关的地位B.确保了司法实践的公正性
C.弱化了法官个人的权威D.遵循了“无罪推定”的原则
2024-03-0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历史试题
5 . 在古希腊斯巴达,贵族议事会作为城邦最高权力和司法机构,投票表决国家大事。斯巴达国王是贵族议事会的成员,但同其余成员一样只有投一票的权利。贵族议事会成员由年满60岁以上的贵族担任,除国王之外的28位贵族议事会成员任期终身。这反映出斯巴达(       
A.实行封建君主专制统治B.呈现出贵族寡头政治特征
C.具有较深厚的社会基础D.开辟了民主政治的新路径
2024-03-0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历史试题
6 . 1915年,针对袁世凯在“二十一条”签字问题上犹豫不决的态度,日本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递交了国书,指出,期望中国满足日本政府的要求,否则“帝国政府将执(采取)认为必要之手段”。日本公使此举表明(       
A.日本侵华战争蓄谋已久B.日本意图全面控制中国
C.北洋军阀政府公然卖国D.中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2024-03-0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历史试题
7 . 庄氏明史案是康熙初年一件影响很大的文字狱案,涉及了当时的许多名儒,后来关于此案的记载也很多。其中大多能够遵照史实,但也有记载中透出了迷信的色彩。如翁广平撰写的《书湖州庄氏史狱》,暗示告发者吴之荣与惨遭灭门的朱佑明是前生有仇这一类作品。(       
A.反映了迷信思想传播广泛B.掩盖了统治者行为的残暴
C.全面揭露了文字狱的原因D.得到了清朝统治者的重视
2024-03-0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历史试题
8 . 永乐初期,明成祖选翰林院讲读、编修入内阁,参预机务。明朝中期后,内阁兼领六部尚书,明神宗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更是权倾朝野,明朝阁臣的品级也由正五品变成了正三品。上述变化表明,明朝(       
A.中枢决策机构发生异变B.内阁地位逐渐提升
C.内阁逐渐成为法定机构D.皇权受到内阁制约
2024-03-0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代所树立的标准佛教居士形象是“口诵佛书,心存仁义,修已齐家”,以致后来王阳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仙佛到极处,与儒者略同,”这说明了宋代(       
A.理学思想走向哲理化B.佛教社会影响更突出
C.佛教儒家化色彩浓厚D.儒释道逐渐融为一体
2024-03-0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历史试题
10 . 李白少年时代即诵读道书并受老庄思想和道教经典的影响,而求仙访道的活动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其代表作《日出人行》《赠清流明府侄聿》中都透露出他的道家思想的痕迹。在处事上,道家思想起着支配作用,他自由自在,毫无拘检,无为而达。这说明李白的诗歌(       
A.反映了盛唐昂扬的气象B.推动了道家思想传播
C.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精神D.具有消极避世的思想
2024-03-0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