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东汉后期选拔人才的标准主要是德、才,尤其重德,且以“孝廉”之德为上,曹操时代,推行“唯才是举”政策,只求有“治军理民”之才能而不问德行。 这一转变(     
A.适应了动荡局势下曹魏的人才需求B.解决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弊端
C.使中国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完善D.完善了君主集权政治制度的构建
23-24高一上·云南楚雄·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康熙时期,在陕西南部的秦岭和大巴山地区,有铁厂数十处,投资铁厂的大都是外来客民,他们“携带工本,雇募匠役”,这些投资者的资本都比较雄厚,“凡开厂之商,必有资本足以养活厂内之人”。这说明当时该地区(     
A.商帮活动较为频繁B.官营冶铁业发展迅速
C.自然经济趋于瓦解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教材封面、编者的话及目录节选。



图1                            
一报国仇
二中国飞机和日本飞机的标志
三防空的方法
四可怕的奈气
五防毒的方法
六英勇的阎海文烈士
七慰劳仿病
八救护演习
图2

材料二教材部分内容节选:《报国仇》歌、《我是小侦探》。



图3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共“胶东国防教育委员会”于 1938年八月初版的《国防国语课本》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国防国语课本》内容是围绕哪几方面来编写的,并概括其编写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国防国语课本》的历史作用。
2024-01-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头十年,中国历史在遭受内忧外患的一再冲击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拐点。在这十年里,除外部国际形势继续对中国政治和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之外,国内则主要有三股政治势力,寻找并影响中国历史的走向。一是清朝统治阶级,他们在吸取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惨痛教训之后,痛定思痛。试图通过仿效日本明治维新,除弊振衰,继续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二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海外立宪派和国内由部分开明绅商群体转化而来的立宪派,他们为实现参政的愿望,试图通过和平请愿等方式,在中国建立英国式的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促进中国由传统国家向近代国家转型;三是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他们主张用暴力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建立美国式的民主共和政体,从而达到振兴中华的目的。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的整体或任一角度,围绕当时的时代特征,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4-01-2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截至2021年,中国空间站的太阳能电池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一些传感器空间站等空间站建造相关技术都是立足于目前中国发展能力和水平的,综合这些能力实现最优、最好的性能,既符合我国国情,也和世界先进水平比肩。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科技发展(     
A.整体水平跻身于世界前列B.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
C.走的是中国特色发展之路D.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相当快
2024-01-2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据北洋政府的统计,1912年全国产业工人约 66 万人,至 1919年已增至 200 万人,于是在1919年“六三”斗争中他们便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成长为革命的领导阶级。据此可知,“六三”斗争(     
A.大力传播了资产阶级文化B.完成了民族民主革命任务
C.开始具备新民主主义特征D.使大众文化素养普遍提升
2024-01-2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刊印《新学伪经考》,他打着公羊派的旗号,宣扬托古改制思想。他的弟子梁启超虽然承认他从学术角度看所做的某些论证、考据不少地方有主观武断的毛病,但仍协助康有为撰写此书。这反映了当时(     
A.康梁二人全然不顾学术的标准B.儒家思想受到西方思想的冲击
C.维新派需要借助传统文化支持D.维新派内部思想保持高度一致
2024-01-2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表所示现象的实质是,唐朝(     
时期宰相数目/人宰相中科举入仕者数目/人科举人仕占宰相总数的百分比
初唐6357.94%
武则天政权掌握期1513120.53%
玄宗朝592237.29%
肃宗至德宗期632133.33%
顺宗至武宗期966971.88%
宣宗至哀宗期988687.76%
A.高级官员大多来自科举B.封建统治基础逐渐扩大
C.儒学复兴运动大获成功D.士族门阀势力彻底消失
2024-01-2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下表所示为湖南省澧县彭头山遗址出土的石器情况。据此可知,彭头山文化(     
大型打制石器制作粗糙,无固定形状。
细小打制燧石器缺少正规样式。
磨制石器数量极少,种类单一,体型偏小。
A.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B.原始农业生产发达
C.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D.私有产品大量存在
10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五代时期,地方行政长官全属军人。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把各将官的兵权削了,武臣不再带兵,自然也不再管地方民政。另外派去的则是文臣了,这就叫知某州事,知某府事。这些知州知府,本身另有官衔,都是中央官,附带着一个知某州某府事的临时差遣。在唐代,各道首长是观察使,观察使是由御史台派出去考察地方行政的,也并不是正式的地方行政长官。这些官,在宋代又称监司官,每一路共有四个监司官,称为帅、漕、宪、仓。这四个就等于都不是地方长官,而是中央派到地方来监临指挥地方的。此四司中,以漕使,即转运使为最重要,地方财政都在他手,他须把地方全部财富转运到中央去。在唐代,地方收入一部分解中央,另一部分保留在地方,宋代则全部上交中央,地方更无存储。所谓宋代的中央集权,是军权集中,财权集中,而地方则日趋贫弱。至于用人集中,则在唐代早已实行了。唯宋朝地方贫弱,所以金兵内侵,只中央首都(汴京)一失,全国瓦解,更难抵抗。唐代安史之乱,叛军的军力并不比金人弱,唐两京俱失,可是州郡财富厚,每一城池,都存有几年的米,军装武器都有储积,所以到处可以各自为战,还是有办法的。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对地方的行政管理作出的调整。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调整地方行政管理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