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在先秦时期,随着中原地区农耕文明的发展,中国古代先民在劳动生产实践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改造,初步认识到人类农业经济生产方式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具有极强的“依赖”关系,由此也逐步形成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必须尊重、顺应自然规律等观念。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最先对“天人合一”的观念进行了阐释,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西汉时期,董仲舒在吸收春秋战国时期各派观点后,提出“天人相类”“天人感应”等观念,认为虽然自然万物规律有其“不可违性”,但人和自然具有同样的“形体结构”。宋代理学代表人物张载等在吸收唐代“众生平等”观念的基础上,主张“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时至明清,王阳明进一步明确了“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清代理学大家孙奇逢也有“天人一体”等见解。

——摘编自杨新新《“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渊源与现代传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60年代,随着国内外局势的变化,1965年美国通过新的移民法,取消以原国籍为依据的限额制,代之以劳动技能和所谓人道主义的考虑,亚洲与拉美的移民数量迅速增长,改变了美国社会的族群结构,促进了多元文化主义的发展。这一现象在客观上增加了保守主义者们的忧虑,当今时代,美国无法关闭国门,这便妥求其在尊重少数族裔文化的前提下构建新的国家认同。

——摘编自梁茂信《美国移民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移民政策调整的背景、概括当时移民对美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移民社会文化认同问题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动荡格局,首次实现了华夏“大一统”。汉文、景帝时,华夏族不断遭受匈奴南下侵扰,由于国力上的劣势,华夏在处理民族关系理念上仍沿袭先秦时期“华夷之辨”思想,与“夷狄”恪守华夷有别、守土安疆,凸显“夷夏”之大防。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多民族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分裂时期,这一时期的华夷观在部分知识精英的作品中发生改变,其中以西晋末年江统的《徙戎论》中的“华夷之辨”观最具代表性,但是当时的现实与江统的观念相去甚远,以匈奴、鲜卑为首的“五胡”都自认为是黄帝后裔。宋朝立国以后,辽、西夏、金等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争夺政权,多个民族政权的并立使宋朝以正统自居并强调华夷有别的民族观。但是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后,统治者的统治思想并未突出夷华之别,而是将夷夏在内的中国境内所有民族都纳入版图中,并且加强了各族之间的联系,促成了华夷一统的“天下共同体”局面。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后,不断有儒家学者如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曾静等倡导反清复明,强调“夷夏之辨”的民族观;而清代统治者在思想上以“满汉一体”“天下一家”等与之抗衡,甚至公开辩论,从而在民族思想上取得主动和优势,实现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殊为不易的长治久安。

——摘编自 王文光、马宜果《古代华夷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材料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由多民族组成的”成为主流思想,并开始了以少数民族为中心的多元建构和以中华民族为中心的一体建构。1988年,费孝通提出著名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论点,并逐渐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00年,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次使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表述。“一五”计划期间,156个大型重点建设项目中有40个在民族地区,8条新建铁路干线中有5条建在民族地区或直接与民族地区相连。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大对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和定点帮扶,实行税收、贷款利率、利差补贴等财政金融优惠政策,帮助少数民族尽快富裕起来。世纪之交,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支持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摘编自李资源、张俊《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华夷观念变迁的总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发展。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认识。
2023-08-27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晚清时期,画报画刊作为“图文并茂”的新式媒介开始出现,以下为其发展历程简表。   

时期阶段概况
18721883发轫期教会画报画刊独步天下,如《画图新报》就以宣传基督教义为主,兼及科学知识介绍
18841899兴起期创办主体逐渐向国人自办转变,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事件使国内各阶层不断掀起反帝反封建的浪潮,画报画刊更以独特的图像叙事方式深受人们欢迎
19001904发展期“刊栽国内外时事、揭露帝国主义侵略、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知识”成为画报画刊宣传的主流。部分画报画刊为吸引读者、扩大发行量,颇为重视编辑业务的改革,如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杂志》经常选登官办或民办报刊上的新闻讯息,留下了回看历史场景的珍贵影像资料
19051911鼎盛期共创刊93种,占晚清画报画刊出版总数的73.8%;除政治中心北京外,主要集中在上海、广州等南方沿海沿江城市,其中上海最为抢眼有72种,占晚清画报画刊出版总数的57.1%。各政治派别不断创办画报画刊作为宣传其主张、形象的代言平台,如1905年留日学生创办的《醒狮》、汉口黄陂街昌明公司发行的《不缠足画报》等。此外,还有些跳出“政治圈”的画报画刊,如劝募赈灾的《图画灾民录》、专注知识介绍的《科学画报》、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名画》等

——摘编自任谢元《晚清时期画报画刊出版的历程、特点及影响》


根据材料及所学,谈谈你对晚清时期画报画刊出版这一历史现象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