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19世纪前,人们对古代西亚文明的认识只能依赖《圣经》等文献的零星记载,后来通过考古发现了大量遗址、泥版文书,才知道了苏美尔、阿卡德和古巴比伦的存在。这反映了(     
A.人类文明的真实性需要考古学才能证实
B.文献记载的主观性导致解读历史不确定
C.历史资料的多元性推动历史认知的进步
D.历史认识根据史料的传承性不断的更新
2024-02-25更新 | 46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古代中国部分朝代的社会治理概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中国古代(       
朝代户籍制度基层组织社会治安
分类登记制度乡里制度什伍组织
编户齐民
户籍三年一造百户为里,五里为乡邻保制度
主客户制
保甲制
户帖和黄册里甲制度十家牌法
永停编审编制严密的保甲制
A.商品经济发展加速社会变革B.地方行政制度出现大变革
C.富民阶层主动参与国家治理D.政府重视基层的社会治理
3 . 如图为1900年7月,美国媒体发布的一幅漫画——《西方列强眼中的“问题”》,描绘了山姆大叔、约翰牛与六个人物站在一起,远眺标有“CHINESE QUESTION”的大山,山顶则是一张被丑化的、满脸愤怒的晚清中国人像。该漫画还配有文字“并不像从远处看起来那么容易”。下列对该漫画解读最为正确的是(     
A.列强团结一致应对中国人民抗争B.列强开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中国民族意识觉醒引发列强担忧D.列强对华的侵略方式发生转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面为考古学者在广西合浦黄泥岗东汉墓发现的“绿柱石、水晶混合串饰”。经鉴定,该串饰除9颗水晶、1颗玉髓外,其余均属海蓝宝石和绿柱石,其中绿柱石主要产自南亚,是当地流行的奢侈宝石。下列对该串饰解读正确的是(     

A.兼具一定的艺术和史学价值B.反映出东汉与南亚的商贸联系密切
C.印证了当时陆上丝路的繁荣D.表明丝路促进了区域文明相互交流
2023-12-19更新 | 2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图为2013年有关我国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漫画。下列选项中对该图寓意解读最合理的是(       

A.国家初步确立实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B.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居主导地位
C.市场资源配置是改革成功的决定性力量D.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024-04-17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文水中学校2025届新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座被誉为史诗般的建筑经典,北是正面,为“胜利渡长江”,在它的两旁,有两幅主题为“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的浮雕。对浮雕解读正确的是(     
A.人民军队与人民鱼水情深B.南京临时政府失去民众支持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D.国民革命运动取得基本胜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在清朝典籍中,“外洋”一词通常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纳入清朝行政管辖的一条带状海洋区域,与“内洋”相对应,属于国家领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个是指外国,与“中国”相对应,泛指所有滨海国家,又称外夷。下表是《清实录》中道光朝以后关于“外洋”使用频率的统计表。
道光朝(1821-1850)咸丰同治朝(1851-1874)光绪宣统朝(1875-1911)
中国管辖的“外洋”外国同义的“外洋”中国管辖的“外洋”外国同义的“外洋”中国管辖的“外洋”外国同义的“外洋”
1411927258148

对材料中“外洋”一词使用频率的嬗变,解读最现代化的是(     
A.近代海军建立水师职能变化海权意识增强B.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和海防危机加深
C.中国管辖的“外洋”说法未发生根本改变D.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与外国交往相对较少
2023-01-2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有学者指出。这种以个人为中心的文化是通过打击一种抽象的、完整而巩固的神学体系得以确认的。随着该体系趋向崩溃,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神学教条的束缚,并从理性和感性上恢复了对现实世界的热情。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文艺复兴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B.中世纪的人们已摆脱宗教控制
C.科学技术的发展冲击了宗教权威D.牛顿经典力学体系驱散了蒙昧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在世界历史上,中国文化曾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的地位,宋代被誉为“东方的文艺复兴”。宋代广泛推进农业生产,大力开垦荒地,为文化兴盛创造了基础,哲学、史学、诗词、艺术诸方光耀百世。由于宋代的政策使然,宋代的科举制度使得许多民间百姓有了机会入仕和参政,所以许多画家纷纷出山,进入朝廷。宋代成为历史上宫廷绘画最兴旺最活跃的阶段。文人学士把书画视为高雅的精神活动和文化素养,并对绘画提出鲜明的审美标准,在创作和理论上都开始形成独特体系。社会、宫廷、文人士大夫之间的绘画创作各具特色而又相互影响,使宋代绘画在内容、形式、技巧诸方面出现群彩纷呈、多方面发展的局面。其中最有建树的是广泛表现社会生活的风俗画,如《清明上河图》《货郎图》《耕织图》。

文艺复兴是一场文化运动,对人们的思维、生活、饮食、绘画以及音乐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最主要的是文化的变化。这包括了人的感观,人的信仰,人的欲望以及人的世界观。这时期的作品都要求打破封建神权,打破封建的禁欲主义,打破封建制度对人精神甚至肉体的封锁。在美术方面,达芬奇总结了15世纪艺术家的研究成果,在绘画构图、明暗、透视、色彩等方面都有所简述。

——摘编自吉媛媛《试论中国宋朝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成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宋代何来“文艺复兴”?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的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异同点。
10 . 如表是1913~1919年中国进口和出口贸易量指数与贸易额指数变化(1913年=100)情况。下列对该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A.一战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B.民族资本主义得到长期稳健发展
C.中国经济已摆脱对列强的依赖D.西方列强基本放弃对华商品倾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