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刘祚昌先生)对高校世界近代史教材的内容和编写方法做了实质性的改进,使以往干巴巴的世界史变成了生动活泼、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活生生的历史。其概要如下:

教材编写方法

教材的内容

采取了整体史学的宏观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站在全人类的大视角,对世界历史进行纵横交错的宏观把握。改变了以往世界史只注重政治、经济史的做法,增加了社会史的内容。
加强了对近代西方政治、经济、思想和社会思潮的研究力度。
重视对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研究。
重视历史人物的研究等。

——摘编自陈海宏、吴倩《刘祚昌先生的世界史研究》

请对刘祚昌先生关于世界近代史教材编写的观点进行评析。(说明:可以在“教材编写方法”或“教材的内容”中任选角度,也可以从材料的整体角度出发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 . 【近代中国农村合作运动】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后期,为了农村赈灾和反共的政治需要,南京国民政府将西方传来的合作社思想付诸实践,开始用行政命令主动发起农村合作运动。在“救治农村”“调节农村金融”的口号下,通过政府的组织和宣传,将城市银行的剩余资金贷往农村,创办信用合作社。1928年,国民党中央执监会通过了《组织合作运动委员会建议案》,将其规定为国策运动之一。“经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提倡,始逐步具体化、普遍化,益以各方面的推动,合作事业之进展逐日形蓬勃矣。”但终因未能改变封建制度,农村合作运动未能起到挽救农业危机和复兴农村经济的功效。

——摘编自傅宏《论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农村合作运动》

材料二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为了解决中央苏区粮食极度缺乏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号召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合作社,并设立国民经济人民委员部负责管理。19302月闽西根据地发布的《合作社讲授大纲》作为第一个向群众系统讲述合作社的宣传材料,提出了合作社的多项原则,如合作社以增进社员共同的经济幸福为目的,社员必须是自动结合的,等等。19321933年,苏区政府相继颁发了合作社暂行组织条例等法律规则,推动了合作社的迅速发展。如他们在个体经济的基础上,为调剂劳动力和耕牛以促进生产而自愿结合组建劳动互助社、耕田队和犁牛合作社等。19342月,中央苏区的消费合作社、粮食合作社、生产合作社等成倍增加,在反经济封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编自葛文光、李录堂《新中国成立前农村合作社的历史沿革及其评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20年代后期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农村合作运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苏区农村合作运动的特点及意义。
2024-04-28更新 | 162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3 . 19世纪50年代,上海出现了最早的照相馆。从7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华人照相师在上海新设照相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捕风捉影”

之一苏三兴的广告

三兴(苏三兴)照相馆1860年前后设立于香港,十年后迁至上海。

187252日(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申报》刊有它的广告

照相启者。本号照相,比众不同。格外清丽。倘贵客光顾者,请至三马路口,认明本招牌,庶不有误。其价格格外公道,特此布告。三兴主人启。三月二十五日。

这是《申报》的首则照相馆广告,连续刊登九天。凭借精湛的摄影技术,三兴照相馆很快便成为上海第一流的照相馆,出现了顾客盈门的盛况。

之二小说《婚姻鉴》

19158月,《礼拜六》杂志第六十三期刊登了“小草”的小说《婚姻鉴》,内容描述了两对上海年轻人婚后在不同家庭环境中的日常生活。主人公之一徐稚平的妻子杨氏,为人正统、老派,平素对子女呵护有加。某日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一日,稚平谓其妻日:“此间昨来一摄影者,艺甚精明,日当邀之至家,摄一合家欢聚之图。若须为我子易一最新之衣,以与斯盛。”杨氏怫然曰:“妖镜摄影,必损我子之目光,余誓死不愿。”稚平闻言,笑允之曰:“诺。”

——以上材料均据葛涛石冬旭《具像的历史照相与清末明初上海社会生活》

提取材料信息,评述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要求:信息提取恰当: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2022-03-05更新 | 433次组卷 | 9卷引用:5月28日——阐释评析类主观题型练-2022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