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1 . 赦书是朝廷颁布赦令的文告。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因赦书由书吏抄录多有差错,致使地方州县“错认刑名,失行恩赏”,遂下诏“自今赦书,令刑部摹印颁行”。由此赦书“勒楷书写本”,经勘读后雕版“印造发递”。此举有助于(     
A.扩大朝廷政令推行范围B.提高国家行政管理能力
C.强化地方民众法律意识D.完善朝廷文书传递体系
昨日更新 | 56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吉林高考历史真题
2 . 如表所示为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咨询机构的相关情况。这最能体现(     
名称成立时间及地点职责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1948年成立于日内瓦是《世界遗产公约》在自然遗产事务方面的特别合作伙伴,旨在促进和鼓励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永久利用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1959年成立于罗马通过培训、信息、调查研究、技术合作及舆论宣传等方式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针对遗产地的具体问题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供技术性建议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1965年成立于华沙借助于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为保护建筑物、古镇、文化景观、考古遗址等各类型的文化遗产完善标准,改进技术
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1978年成立于斯德哥尔摩通过对记录和保护产业遗产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讨论、信息交流,推动产业遗产保护的国家合作
A.国际社会对人类共同财富的责任担当
B.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原则的初步形成
C.科技进步是保护文化遗产的主要手段
D.世界各国探究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
昨日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3 . 古代西亚地区的楔形文字主要书写在黏土制成的泥板上,书写工具通常是用芦苇制成的,有时也用木材、骨棒或者其他材料。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古代西亚地区(     
A.地理环境影响文化形态B.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C.楔形文字使用时间短暂D.文化传承面临挑战
昨日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4 . 如图是刊登在1909年《图画日报》上的系列寓意画。

该系列寓意画反映了(     
A.国人振兴经济救国强国的愿望B.一战期间民族经济发展较快
C.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日益加深D.清政府解决财政危机的信心
昨日更新 | 42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吉林高考历史真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美、英、法等12国外长在美国举行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签字仪式。之后,美国国会又通过了《共同防御援助法》,该法案确定了美国对北约的军事援助和销售政策,与马歇尔计划共同组成了美对欧政策的两个轮子,为欧洲提供安全保障。1949年1月29日,苏联发布了关于对北大西洋公约的声明,谴责北约实质是为了准备发动新的战争,镇压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解放革命和工人运动而成立起来的。沃伊泰克·马斯特尼认为,1955年西德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之后,苏联用尽外交和其他手段也没有转变西德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事实。1955年5月14日,苏联与波兰、匈牙利等八国在华沙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华沙条约组织成立,同北约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均势。美国军事力量不断扩大,世界范围内的不安全环境反而推动了美国资本的全球化,在原子弹的约束下,最终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两极对立格局。

——摘编自胡亚航《论美国资本全球化对两极格局形成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现代史知识,任意选取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准确。)
昨日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1948年,朝鲜半岛分裂为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南部的大韩民国;1949年,在美国的支持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而在苏联的支持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并建设导弹基地,在美国的压力下,最终苏联被迫撤走导弹。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美苏(     
A.意识形态的分歧B.国家利益的冲突
C.社会制度的不同D.军事力量的失衡
昨日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名帖亦称名刺(类似今之名片),古已有之,在明朝士大夫的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宦官刘瑾受宠用事,“走其门者倾朝,名刺必红纸”,以致“京师红纸价顿长十倍”。郎瑛(14871566年)在其著述中写道:“予少年见公卿刺纸,不过今之白录纸二寸……今之用纸,非表白录罗纹笺,则大红销金纸,长有五尺,阔过五寸,更用一绵纸封袋递送,上下通行,否则谓之不敬……可谓暴殄天物,奢亦极矣!”

明朝前期,名帖多自署“门生”等,“必兼亲者,方加‘眷’字。至于‘通家’‘年家’,非实有可据,断断不轻用也”。明朝中期以后,士大夫交际活动日益活跃,“视其爵、齿及交谊以为斟酌”的风气日盛,衍生出“晚生”“侍生”,甚至出现“渺渺小学生”“通家治下牛马走”“门下沐恩小的”等自称,原本亲戚间使用的“眷”字亦开始滥用。

——摘编自(日)岸本美绪《风俗与历史观: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等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名帖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名帖变化的原因。
昨日更新 | 42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吉林高考历史真题
8 . 战国时期的墨子站在平民阶层的立场上,提出了“兼爱”“非攻”的主张,但其思想并没有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认可,其影响力日渐衰微,走向边缘。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墨家思想(     
A.局限于诸侯争霸的需要B.缺乏社会下层民众的支持
C.未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D.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昨日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9 . 历史学家认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 ……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 兵和吏。 ……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这说明(     
A.文字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农业的发展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C.古代文明是祭司对神灵崇拜的结果
D.私有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洮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埃及降水非常少,但因为尼罗河,这个地方很早就有了农业,很早就出现了文明。尼罗河在埃及境内有1200多千米,埃及人把尼罗河周围的土地称为黑土地,与周边沙漠的红土地相区分。尼罗河不仅给埃及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还为埃及提供了交通、通信以及食物来源。尼罗河在每年7月开始泛滥,9月达到高峰,尼罗河的泛滥使埃及进行耕种的肥料有了保证。因为尼罗河,古埃及的历法把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7-10月的泛滥期,11月到次年2月的生长期,3—6月的干旱期,这与尼罗河的涨落是完全吻合的。尼罗河中的鸟类、鱼类,还有其他动物,是埃及人非常重要的食物来源,也是埃及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

——摘编自晏绍祥《世界文明的摇篮:古代两河流域和埃及文明》

材料二   在古埃及固有的文化传统中,象形文字的产生与发展颇具代表性。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既不像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那样可以为几个不同民族的语言所利用,又与古代中国的象形文字的演变不同,它仅仅为古代埃及民族所利用。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从公元前4000年代后半叶开始出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一直使用到公元4世纪末,大约流行了三四千年之久。虽然在这几千年中,象形文字的语法和词汇变化相当大,特别是在罗马统治时期的埃及语言,较之法老时期,很少相似,但是象形文字的传统却得以保存下来。

——摘编自刘文鹏、令狐若明《论古埃及文明的特性》

(1)根据材料一,分析尼罗河对古代埃及文明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埃及象形文字发展的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