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近代自然科学是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而发展的,并对教会神学产生了极大冲击。

材料二   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这个发现告诉我们,根据直接观察所得出的直觉的结论,不是常常可靠的,因为它们有时会引到错误的线索上去。……伽利略对科学的贡献就在于毁灭直觉的观点而用新的观点来代替它。这就是伽利略的发现的重大意义。

——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

材料三   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威廉·李卜克内西:《忆马克思》

材料四   

材料五   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出现,它们掀起了物理学革命,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并对其他学科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人类对自然世界的科学探索又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列举近代自然科学“对教会神学产生了极大冲击”的两个例子。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所说伽利略的发现是什么?分析这一发现的意义。
(3)根据相关知识说明“电力火花”取代“蒸汽大王”的过程中,最关键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各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中图一二和图四五,说明蒸汽机和发电机的发明过程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出现的历史背景。分别说明为什么这两大支柱的形成使人类对自然世界的科学探索又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2024-04-0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涟水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一历史(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新旧民主革命的交替、革命道路的曲折,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不是出现一次革命高潮,两次革命高潮,确是三次革命高潮....它们是近代中国出现的政治革命高潮,都要求全局性的变革。它们的依次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都是划时代的,反映了政治上、思想上新陈代谢的快速步骤。

材料二   毛泽东指出:敌我力量严酷较量及其消长的历程就是“腐朽的大的力量要让位给新生的小的力量,力量小的要变成大的,因为大多数人要求变。”......中国近代革命的过程就是中国人民“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直至胜利”的过程。

——均摘编自陈旭麓《关于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思考》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次革命高潮”的名称。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论述。
2023-10-0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史书指记载历史的书,史书辨伪是史料辨伪的重要内容之一。

材料一   史书编写体例,主要有六种

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

2)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

3)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

4)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

5)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

6)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以上六种史书体例是按不同标准划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可能同时属于多个不同史书体例。

材料二       

案例史书辨伪情况
案例一如果一部书被认为是先秦古籍,但不见于《汉书·艺文志》(注:由   班固撰写,是最早的目录书),此书可能是伪书。隋唐之书不见于《崇文总目》(一种目录书),元明之书不见于《四库全书》,也有可能
是伪书
案例二如神农《本草》、黄帝《素问》、夏禹《山海经》,书的作者是传说中的人物,且那个时代还没有文字,不可能留下文字记录,故是伪书;如果某书在体裁、风格、词汇等方面与那个时代不符,此书大体是伪
案例三如《商君书》记长平之役,非商君所能见,可知非商君所作;《尚书·禹贡》的贡物中出现了缪铁,故知非石器时代的作品;《月令》有秦代太尉官名,故知非周公所作;《列子》中有佛学思想,不可能是佛学思想传入中国以前的作品,故知是汉代以后的作品
案例四如《周礼》一书中的一些制度,如封国、官制、土地、赋税等跟先秦其他可靠的古书记载不合,故知《周礼》一书是后人伪作,绝非西周的真实情况
案例五如《孙子兵法》一书,旧题孙武作,后有人怀疑,或谓作者为孙膑。1973年银雀山汉墓中同时出土的竹书有《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可以结束这一长期争论

——摘编自安作璋主编《中国古代史史料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记》《汉书》《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的编写体例。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史书辨伪的主要方法。
2023-03-2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
A.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B.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C.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
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
2017-10-13更新 | 108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淮安淮阴师院附中高二下期中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