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

——摘自薛福成的《筹洋刍议》

材料二   20世纪上半叶,面对民族危亡与重建国家的双重任务,在经历了种种思潮和运动的激烈碰撞以后,中国人否定了西方式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近百年衰败化、半殖民地化的趋势和分裂战乱局面结束。

——编自马克㙓等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1949年以来的中国革命,从其牵涉到的人数或从其变革的广度和速度来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对世界外部地区来说,这也是现代一次最少为外人所知的事件。

——(美国学者)费正清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提及的西方列强在中国取得并“贻害于无穷”的两大特权,并简析“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近百年衰败化、半殖民地化的趋势和分裂战乱局面结束”具有的世界意义。归纳指出在费正清看来,“1949年以来的中国革命”的意义所在。

2018-11-0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展开了抵抗日军进攻的持久作战,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誓死不屈、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下表所列历史解释错误的是(     
中国正面战场抗击日寇部分会战一览表
会战意义
淞沪会战中国军队毙伤日军4万余人,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
忻口会战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
武汉会战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战役,共毙伤日军近4万人
第三次长沙会战抗战防御阶段中国军队拼死抵抗,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A.①B.②C.③D.④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具有更重要的实际意义的一件事是把中央集权的行政新体制扩大到了“天下”。此事发生在李斯的上司王缩力促秦始皇把更遥远的原列国的领土交给秦皇室诸子之时一一换句话说,恢复约八百年前周灭商后的封建分封制。他争辨说,这样就更容易统治这些领土。李斯大胆地反道,周制定的这个政策已经证明是一个政治灾难。周王室的亲成一旦取得了他们的土地,立刻互相疏远和进行战争,而天子则无力阻止他们,所以结论是“置诸侯不便”。

——摘自(英)崔瑞德《剑桥中国秦汉史》

材料二 民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因为它结束了长达两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革命的胜利不仅实现了两个半世纪以来民族主义革命传统的梦想,而且还超越了狭隘的种族诉求,将政权从满清那里解放出来,将它扩大到所有中国人:汉人、满人、蒙古人、回人及西藏人。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央集权的行政新体制”的名称及其内涵,并列举秦统一后确立的其他主要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诞生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指出孙中山维护革命成果颁布的法律文献及其意义。
2022-01-1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

材料二   1998年年末,克林顿曾说:“啊,我想念冷战。”确实,二战后美苏两国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除了给一些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外,还给了美国国力发展以多方面的刺激……

——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1)阅读材料一,结合史实说明美苏是如何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却“充满了火药味”的。

(2)依据材料二的思路,分析美苏“冷战”的积极影响。

2018-06-28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浙江省温州市共美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5 . 清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京郊众多皇家园林的出现,大大改变了明朝时北京汉地文化为主的自然、人文景观,更随着清代对西部边疆地区的统一而形成了多文化景观的复合体。这种复合体既是清代大一统国家的象征,又代表着北京郊区从自然文化景观向人文政治景观转化的过程。随着对北京西北郊的开发,大型皇家园林相继出现,这些园林通过“写仿”等手法将代表汉族文化的江南园林建筑,代表西部边疆文化的藏传佛教建筑等精心组合,最终形成了能够代表清帝国形象的新景观。

——杨菁、许乐和《清代达赖、班禅来京历史事件中的北京皇家园林》


材料二:康熙朝以来,华夷之限的界限逐渐模糊,真正意义的大一统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华夷之别,逐渐为中外之别所替代。对此,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康熙带着他的民族扑向了先进的汉文化;而汉民族则最终接受了明清鼎革的现实,将康熙视为了真命天子。②与西方政治势力和文化接触后,刺激了清王朝的边界概念的形成。(清帝国)开始加强了自我认同的意识,近代民族国家的意识逐渐产生。

——据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邹选麟《论清一代关于疆土版图观念的嬗变》等整理


(1)清代京郊众多皇家园林被认为是一种多文化景观的复合体,请您以“颐和园后山后湖景区”为例,予以说明。用一句话概括“多文化景观”所凸显的政治意义。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所学,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 侧重分析①,阐述“康熙带着他的民族扑向了先进的汉文化”产生的积极影响。侧重分析②,请以康熙帝时期维护国家主权的史实,予以阐释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