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6 道试题
1 . 城市,是特定时空内政治、经济、社会的集中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三千纪中叶开始,黄河中游、长江中下游地区一些规模达到上百万平方米的大型聚落呈现出了有别于普通聚落的超常特征。这类大型聚落有山西汾河河谷的陶寺城址、长江中游江汉平原的石家河聚落群、长江中下游杭嘉湖平原的▲城址等。据考古发现,陶寺中期城址面积有300万平方米以上,这是中国龙山时期最大的城址之一;城内有宫城、观象台、普通居民区、仓储遗址、手工业作坊、墓地和道路等多种遗存。在城南小城内,发现大墓一座,墓内有玉钺、琮、璜、玉石兵器,以及成组的彩绘漆木器和彩绘陶器等陪葬品,还随葬10具完整的猪骨,显示墓主相当富有……这种大型聚落可称为中国古代初期的城市。

——摘编自牛世山、杨婧雅《中国古代初期城市的营建考察》

材料二   1153年,金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是北京成为王朝都城的开始。后来元朝在金中都东北兴建大都。明朝前期迁都北京,位置比元大都略微南移。明朝嘉靖年间,又在北京城南面加修外城。北京具有交汇南北,控驭全国的地理优势。但建都北京一个主要的困难是北方粮食产量低,不能满足京师的粮食需要,为此统治者既建都北京,复决策借粮东南。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王培华《元明北京建都与粮食供应》

材料三   在明中叶至清中叶的三个世纪中,苏州城市区域显著扩大,形成一个以府城为中心、以郊区市镇为“卫星城市”的特大城市。苏州手工业各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并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府城东半城以丝织业发达著称,西半城以商品流通、商业贸易著称。苏州的城市变化代表了明清中国城市发展的一条新道路,这条道路与“开封型”城市(如开封、北京等)截然不同,被傅衣凌先生称为“苏杭型”城市发展道路。

——整理自李伯重《工业发展与城市变化:明中叶至清中叶的苏州》等


(1)阅读材料一、写出“____”的城址名称,并以山西陶寺遗址为例,概括中国古代初期城市的“超常特征”。
(2)根据材料二、指出“金元明北京城址变迁图”中元大都城址所对应的序号。结合所学,简述元朝统治者为实现“借粮东南”在交通领域所采取的举措。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苏州出现的“新的经营方式”,并用一句话概括“苏杭型”城市发展道路的内涵。
2024-01-3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如表是近代某一著作的目录(节选)。这一著作(     
卷数卷名
卷三诸子创教改制考
卷四诸子改制托古考
卷七儒教为孔子所创考
A.试图回答农民革命何处去的问题B.拉开了戊戌维新运动的序幕
C.有利于动摇“恪守祖训”的观念D.旨在批判东汉以来的古文经
2024-01-3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近代以来,“新”“旧”缠绕互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物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

材料二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和影响下,思想文化的发展出现了新局面。从一九一八年起,《新青年》改用白话文发表文章,把书面语言和口语统一起来,接着出版的《每周评论》、《新潮》、《晨报副刊》等都采用白话文。同时《新青年》高举反封建大旗,在新闻和出版界得到广泛响应,一时形成了一个宣传新文化的新闻出版阵线。……那时,挪威作家易卜生的剧本《娜拉》引起广泛关注,女主人公娜拉不甘心做“丈夫的傀儡”而离家出走。有人称赞它表现了“女性的自觉”。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黄镇伟《中国编辑出版史》

材料三   197812月)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任务,并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鸿章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简析其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概述当时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新局面”,并结合所学,指出“新局面”所反映的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文中“全会”的名称。结合所学,选择改革或开放任一角度,阐述“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是如何实践的。(要求:史实正确,逻辑清晰)。
2024-01-30更新 | 222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上海《大公报》在1947年初的一篇时评中写道:“无数青年学生,破衣两袭,旧被一套,两餐白水菜汤半碗,咸菜一碟,窝头三个,随时对着学校催缴学杂费的牌告发愁。”这种困苦局面(     
A.激起了“一二·九”运动B.源于日军对占领区的经济掠夺
C.客观推动第二条战线发展D.直接促使解放军发起战略进攻
5 . 如图为抗日战争时期某重大战役示意图。下列各项记述中,与此战役直接相关的是(     

A.“第3师团及军直属部队主力(指日军)在吴淞方向登陆,⋯⋯战斗中要向黄浦江上游机动,务必切断沪杭铁路。”
B.“该战斗系于昭和十五年八月二十日夜,同时向我(指日方)交通线及生产地区发动奇袭,尤其在山西省的攻势特别猛烈。”
C.“对津浦北段及陇海东段之敌(指日军),以侧击方式取攻势,牵制其南下或西上,确保徐州。”
D.“第一阶段的末尾⋯⋯敌人(指日军)将不得不决定在一定限度上的战略进攻终点。到达此终点以后,即停止其战略进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1856年5月2日,美国公使伯驾照会两广总督叶名琛,引述中美《望厦条约》第34款“至各口情形不一……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要求修约。与此同时,英国公使包令也援引《望厦条约》要求修约。据此可知(     
A.英国利用片面最惠国待遇加紧对中国侵略
B.修约成为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
C.中国东南边疆地区的安全遇到严重危机
D.帝国主义国家开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人口问题事关国计民生,中国历代政府都注重人口统计。从如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历代实际人口估计数与官方户口统计数比较
A.人口数量一直处于增长态势B.历代政府对人口数量把握精准
C.宋朝中国实际人口估数破亿D.17世纪以来统计数据基本真实
2024-01-30更新 | 314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清代桐乡人张履祥在《补农书》中,为有田十亩、池塘一方、屋数间的邬氏母子策划经营之道时,提供方案如下:“不种水稻,栽培桑三亩、豆三亩、果树各二亩,兼养鱼、饲羊。”这反映出当时(     
A.新型作物传入中国B.已有多种经营设想
C.经济作物开始种植D.小农经济已经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康熙为人谨慎,在某项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他曾叮嘱臣下“但有所闻,可以亲手书折奏闻才好,此话断不可叫人知道”,也向臣下保证“所批朱笔谕旨,皆出朕手,无代书之人”。这项制度(     
A.使皇帝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B.使皇帝开始直接领导具体职能部门
C.意在配合大规模的“改土归流”D.不经其他中转收发,杜绝宦官专权
2024-01-30更新 | 43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俄罗斯海参崴市某博物馆藏有发现于今俄罗斯特林地区的石碑两块,名为“敕修奴儿干永宁寺碑”,碑文记录了奴儿干都司建立和当时官员亦失哈两次巡视该地的史实。该石碑可以佐证(     
A.中俄之间已经没有领土的纠纷B.清朝在东北边疆设都司和卫所
C.明朝在黑龙江流域拥有管辖权D.库页岛在法律上属于中国领土
2024-01-30更新 | 435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