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是刊载于《中国日报》的漫画《对比》,并有配文为“一边给武器一边发食物,美国表演荒谬”。该漫画表明(     

A.霸权主义加剧人道主义危机B.地缘政治利益影响外交行为
C.国际政治力量对比严重失衡D.美国是巴以冲突的幕后黑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北京《晨报》上一幅漫画将当时的社会流动喻为《孔雀东南飞》(如下图所示,孔雀的羽毛上写有学生、学者、教授)。该历史现象(     

A.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B.巩固壮大了革命统一战线
C.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D.保存了知识和文明的火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18世纪兴起“中国热”,欧洲人在中国出口的瓷器、丝绸和漆器中见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中国人过着优雅安逸的生活。历史上和传统上与欧洲联系密切的美国,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批华人赴美以求生计。此时美国漫画中的华人形象是勤恳工作、老实本分且认真学习语言和文化。自从加州金矿减产以及太平洋铁路的修建完成,不少美国人认为华工抢夺了他们的饭碗,具有排外传统的美国社会开始产生了排华情绪,甚至美国政府也出台了《排华法案》,美国期刊中的华人形象漫画在风格与内容上发生了巨大转变,漫画家塑造的华人是饱受欺辱的弱者形象,部分还受到了严重的丑化和歪曲。

——摘编自李艳《十九世纪美国刊物漫画中的华人形象》

材料二

中央苏区红色漫画伴随着苏区革命斗争而产生,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逐渐发展成为革命斗争的锐利武器。红色漫画创作以服务政治为中心,大量苏区漫画宣传阶级斗争,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暴行,唤醒工农阶级意识。红色漫画渊源于苏区斗争实践,是苏区军民生活和革命战争的忠实记录和生动写照。它的创作主体是工农大众,风趣幽默、朴实自然的漫画艺术,为工农大众所喜爱,也易于传播。闽赣交界的中央苏区正是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因此苏区漫画交融着红色文化和客家文化,红色漫画常常配有当地歌谣,更容易引发群众的情感共鸣,具有高超的宣传效能。

——摘编自刘菊芳《中央苏区红色漫画基本特征论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九世纪美国刊物漫画中华人形象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央苏区红色漫画的基本特征,并简析其影响。
2024-04-2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 安徽省芜湖中华艺术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 3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新西兰漫画家大卫·洛在1919年1月创作了漫画《大熔锅》(从左到右人物代表的国家意大利、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他们手中拿着代表国家利益的“桶”;威尔逊手持“密油”调剂“和平浓汤”)。对漫画主旨解读准确的是(     

A.英法主导战后国际格局B.威尔逊无法解决战后矛盾
C.欧洲各国利益分歧严重D.凡尔赛体系带来短暂和平
2024-04-19更新 | 21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滁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5 . 下图是1951年发表的一幅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A.中苏实行同样的经济体制B.中国努力营造和平发展环境
C.中苏结盟共同应对朝鲜战争D.中国展开了大规模经济建设
2024-03-25更新 | 383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七省新高考卷01,16+4模式)-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下图为1921年刊载于英国报刊上的一幅漫画,标题是《无法令人满意的金蛋》。该漫画意在揭示(     

A.战后对德惩罚违背了英法的意志B.战后国际体系暗藏危机
C.英法在一战后积极争夺欧洲霸权D.欧洲国家分裂局面已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是漫画家张漾兮在抗战期间创作的漫画《抗敌将士给后方同胞的遗嘱》,作者巧妙地用一根电话线将两幅画面连接,前方战士负伤躺在地上,胸前流着鲜血,小腿缠着绷带,枪支放在身边,眼睛看着远方,随时准备战斗,他对着电话那头的后方同胞说:“同胞!再汇不来,就请把捐款换成钱纸烧来。”在后方官员面前扣压着八月、九月、十月三个月的捐款。该漫画(     

A.讽刺了部分官员无视国家危亡的行径B.刻画了爱国官兵一致抗日的历史场景
C.抨击了国民政府破坏团结抗日的政策D.反映了抗敌将士缺乏坚定的胜利决心
8 . 漫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图是1987年美国《时代》杂志选的封面。该漫画表明(       

A.美日之间关系持续恶化B.科技革命加剧了国际竞争
C.日本崛起威胁美国利益D.关贸总协定难以发挥作用
2024-03-14更新 | 185次组卷 | 5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安徽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812年第二次美英战争期间,哥伦比亚女士开始出现于漫画中,逐渐成为美国精神的代言人之一。如图是1865年托马斯·纳斯特的漫画“选举,难道没有此人?”图中哥伦比亚女士发出质疑,认为政府应该保障黑人士兵的选举权。据此可知(     

A.黑人已经取得和白人对等权利B.种植园经济发展障碍已经扫除
C.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基础已奠定D.黑人奴隶制度最终走向了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图漫画为苏联弗米切夫创作(原载苏联《真理报》,1958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该漫画(     

A.渗透了冷战的思维色彩B.反映出西方的阶级对立
C.讽刺了美国的社会顽疾D.折射出国际格局的变迁
2024-02-29更新 | 11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