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为漫画《国际贸易》,图中一人砌墙、一人砸墙。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贸易壁垒与全球化相辅相成B.全球治理的新方案亟待提出
C.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必然D.当今时代主题发生关键变化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爱能战胜恐惧》(佚名,1840年)

   漫画中,远处是手拿鞭子的监工,两名男童似乎即将分离去做不同的工作,其中一位面露害怕、痛苦之色,另一位男童在拥抱亲吻和鼓励他,还有一位儿童在纺纱机下爬行,而身边与童工们一起劳动的成年妇女表现得相当冷漠。

——选自吴广伦主编《老漫画中的世界史》

材料二

(宪章运动中工人游行请愿的情景)(绘画作品)

1836年,伦敦工人协会成立。后来,协会拟定了呈送议会要求普选的请愿书,并以“人民宪章”名义正式公布,得到全国响应,这是宪章运动开始的标志。宪章运动持续时间超过10年,数次向议会递交请愿书,百万工人先后在请愿书上签名,大大激发了工人的斗争热情。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三

《巨人罗德斯》(爱德华▪桑伯恩,1892年

罗德斯为英国殖民者,画面中,罗德斯被描绘成一个巨人的形象屹立在非洲大陆的版图上,他右肩将枪,双脚立足点分别是埃及的开罗和南非的开普敦,他张开双臂的手中牵着连接开罗和开普敦的电报线。

       ——选自吴广伦主编《老漫画中的世界史》


归纳三则材料中历史现象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中任一则材料进行历史解释。(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战爆发后,英国政府就设立了一个对美宣传机构——美国信息部,由该机构领导在美国的宣传工作,影响美国的社会舆论倾向。在对抗德国的宣传中,英国建立了一个对敌宣传司,向德国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传单心理战。一战期间,英国采取各种外交手段,积极同其他国家进行交沙。由于其强大的经济、政治、军事影响力,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英国采取了包括传单、小册子、书籍、报纸、宣传画、漫画、电影等在内的宣传形式。报纸是英国进行战争宣传的主要渠道,随着英国宣传的全面展开,大大带动了报纸的销售量。1921年,英国成立了“不再战运动”,宣传“一切战争都是错误的”,坚持绝对的和平主义,其出版的刊物《不再战》达到了1.5万份。英国的宣传机构一般选择与一些杰出的商人进行合作,通过商人的商业活动将这些宣传材料散发到世界各地。与德国在中立国家开展的野蛮行径不同,英国在中立国家中的战争宣传,尤其是对美国的宣传中,是一种自由名义的,不易察觉、隐蔽性的宣传。

——摘编自信静《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战争宣传探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进行战争宣传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进行战争宣传的特点及影响。
5 . 如图是1948年英国人伊林沃思创作《一旦通过守门员》的漫画,画面中的商店橱窗贴着“反苏新品”这样的广告词,商店由一名健壮的美国国会门卫看守,店外一群代表西欧各国的妇女正迫不及待的排起长队等待商店开门。该画旨在揭示
A.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B.美国政治运作的分权制衡
C.美国经济冷战正取得效果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
2022-06-05更新 | 586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时期赋役政策演变简表

时间内容
明朝洪武年间明太祖令各地进行人口和财产申报,编制黄册(户籍)和鱼鳞图册(地籍),规定“坐图还粮”和“按册籍以定差役”。
明朝宣德年间周忱创里甲银,“税粮之外,每石加征若干,以支供办(杂役),名‘里甲银’”。
明朝正统年间浙江、江西、湖广等省的部分税粮,按一两四石的比价,折收白银,叫作“金花银”。
明朝万历年间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条鞭法”。
清朝入关之初下令编制户籍,仍称“黄册”,又立鱼鳞图册,作为征收赋役的依据。
清朝康熙年间到康熙四十年(1701年),“浙省近来各州县竞不从人起丁,而从田起丁”了。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下旨“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清朝雍正年间雍正元年(1723年),据直隶巡抚李维钧奏请:“摊丁入地”“征派地丁银”先在直隶,继而向全国推行。
从表中提取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12-2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蔚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徽州人继承宋元谱牒纂修传统,掀起了纂修谱牒的热潮。明代徽州谱牒的纂修宗旨主要是“序昭穆、辨尊卑、萃涣散、联属人心、志事实也者,使后世子孙知宗派源流,不忘所自”。在修家谱过程中,徽州人将个人、家庭、宗族与国家统一起来,形成宗族与国家相呼应的良性互动局面。徽州宗族还一再强调谱牒与国史的相通相同关系,为史书善恶并书和谱书隐恶扬善异同辩护。谱牒“忠”“孝”都恪守封建统治者倡导的“礼法”,两者又统一起来。谱牒规范的家与国、忠与孝的关系,是徽州宗族一向标榜的“家国虽殊,忠孝则一”的道理。

——摘编自卞利《明代徽州谱牒的纂修、管理及其家国互动关系研究》

材料二   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谱牒学研究和家谱资料整理工作蓬勃发展。19847月,国家档案局、教育部和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通知》指出:“家谱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家谱中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这一通知推动了谱牒研究的开展,尤其是民间修谱。民间修谱走在前面的当推福建省,后遍及全国各地,修谱新浪潮出现。

——摘编自王鹤鸣、王澄著《中国家谱史图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徽州谱牒修订的特点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谱牒研究、修谱新浪潮出现的历史背景,说明民间修谱的社会价值。
2024-01-2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莱布尼茨(1646~1716 ,德国哲学家、数学家)曾和在华传教士白晋维持了6年的通信联系,他们有关《易经》的讨论对莱布尼茨的数学研究很有帮助。他们发现,《易经》卦图和莱布尼茨的数学二进位十分相似,从而推动了莱布尼茨二进制算数的完善。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东学西传推动了西方科技的发展B.中国传统科技发展领先于西方国家
C.传教士占据文化交流的主导地位D.东方文化点燃了西方思想解放之路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都城开封及其河网示意图)

材料二

多尔衮在奏请顺治帝移都燕京的奏折中,阐明建都的理由时说:“燕京势据形胜,乃自古兴王之地,有明建都之所。今既蒙天界,皇上迁都于此,以定天下。则宅中图治,宇内朝宗,无不通达,可以慰天下仰望之心,可以赐四方和恒之福。伏祈皇上熟虑俯纳焉。”

——摘自王明德《论清初定都及其历史意蕴》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宋清两代定都的共同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迁都北京的历史影响。
2023-03-0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三中学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是先秦不同时期文献记载的大禹治水区域范围变化情况。据图可知,先秦时期(     

A.大禹治水的传说不断丰富B.华夏文明的影响不断扩大
C.国家统一的趋势已经出现D.儒墨两家的思想趋于融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