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智者学派中的)一些人则把自然与法律对立起来,强调自然(注:这里指“人的本性”)是不可抗拒的……因此,他们要求废弃约束违反自然的法律、习俗和伦理,建立起与自然相符的法律和习俗。普罗泰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1)依据材料一概括智者学派的核心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评价。

材料二   “美德即知识。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


(2)材料二是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思想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   皮阿《论人的尊严》中说“上帝赋予了人按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也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


(3)材料三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时期核心思想所包含的内容。
(4)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之间有何关系?
2019-10-1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平原中英文实验高级中学有限公司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 人文主义 专题典型题
2 . 近代以来,为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民生幸福的伟大梦想,几代中国人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的。这样丰厚的利润,在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是空前的。

材料二   三大改造期间,曾有一位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说:“五年计划开始了,全国兴建了许多大工厂,各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一切实现得比梦想还要快,多么令人鼓舞!没有共产党,不走社会主义道路,哪能有今天?”

材料三   1984年,邓小平考察深圳特区时,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经济特区就像一个伟大的支点,借助它,撬动中国旧体制的巨石,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实现了中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间的历史大跨越。

材料四   2003年11月,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周年之际,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素帕猜接受采访时说:“回顾中国经济这两年的表现,我想它超出了我以前最乐观的估计。中国正从世界第五大贸易国转变为第四位,很可能会上升到第三位。我刚刚得知中国的进口总额已居世界第三位,仅在美国、德国之后。”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2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的大生纱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丰厚利润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五年计划”开始实施于哪一年?有何主要成就?
(3)材料三中的第一批经济特区除深圳外还有哪些?在20世纪最后20年间的历史大跨越中,1992年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3 .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中,象征皇权的阳陵虎符上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才皇帝,左在阳陵”。其中对铭文字体的评述正确的是(  )
A.“状如龙蛇,钩连不断”B.“笔画圆弧,富有奇趣”
C.“结体扁平,方劲古拙”D.“不真不草,流动奔放”
2017-10-3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每周一练历史试题
4 . “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予内阁而于军机处。

——《清史稿》

材料三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就是就某些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烦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


(1)有人认为,材料一说明了唐朝时期的中国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古代中国和雅典军国大事的决策方式及其造成结果的差异。
(3)上述三则材料说明了古代中国和雅典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差异?简要分析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
2017-12-15更新 | 463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东枣庄市第四十二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1年9月18日)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中……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

——日军军机电报第一号

材料二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人教版历史必修1

材料三    日本政府制定的“大陆政策”:第一步,侵占中国的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侵占中国的东北和蒙古;第四步,征服全中国;最后,侵占亚洲,称霸世界。


(1)材料一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描述?日本当局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材料二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列举这一事件后中国人民英勇抗击日军的重大战役。(不少于5个)
(3)根据材料三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述历史事件分别是日本对外扩张的哪一步?日军的侵略政策破灭于哪一年?破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读了各种各样的书,其中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一书。它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
——恩格斯
材料二: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物、植物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立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也。
——列宁
材料三:进化者,宇宙之大法也。人类社会即本于进化之理,国家亦何莫不然?
——土海《翻译世界》
材料四:严复是我国著名的维新派人物。通过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引用到社会领域中来。他认为在种族与种族、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存在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竞争。中国如果不甘沦亡,就必须奋发图强,并立即做出抉择,实行变法。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历史·必修3》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达尔文是怎样破解生命起源之谜的。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在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据材料三、四,分析晚清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并说明其原因。
7 . 人教版必修一教材中有一段这样的表述:“……(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下列根据此段材料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
A.李沆是个节俭的宰相B.真宗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
C.宋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D.李沆是个关心民间疾苦的宰相
2017-04-01更新 | 116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1年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