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如图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1898年[意]拉塔兰加《过去,现在,未来》
A.社会主义成为主流思想B.无产阶级自身觉醒
C.生产技术的革命性突破D.劳动创造美好未来
2024-05-1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鄂北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为1806年英国的时事漫画《法国姜饼大师》,图中拿破仑被描绘成烤制姜饼的厨师,正把欧洲各国的君主送进烤炉,而炉底下涌出来的是被烧成炭灰的欧洲各国。该漫画反映的是(     

A.欧洲君主制日趋式微B.拿破仑军事独裁统治建立
C.维也纳体系名存实亡D.英国对拿破仑扩张的恐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898年3月,俄国《小丑》杂志发表了一幅漫画:一个年轻的保姆,象征着欧洲,摇晃摇篮。一个婴儿——中国人被紧紧包裹着,襁褓上写着“贷款”“工业”“海关”“铁路”“军队”等。该漫画旨在(     

欧洲与中国
A.抨击八国联军侵华的严重后果B.反映欧洲列强瓜分中国的时局
C.说明清政府已失去统治的根基D.揭示俄国与欧洲存在巨大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图为1792年英国人所绘漫画《凶徒托马斯·潘恩》(注:潘恩为北美启蒙思想家,其《常识》成为北美独立的重要思想武器),这表明(     
A.英国民间肯定潘恩的斗争精神B.潘恩宣扬民主具有虚伪性
C.启蒙思想为北美主要斗争工具D.殖民利益要高于民主追求
5 . 1943年,北平在华北当局的指示下举办了巡回漫画展览,主题是“参战周年纪念街头漫画展",如图《击败我们百年来的宿敌》就是展示的作品之一。据此可知,该漫画展意在(     
A.瓦解中国军民抗日信念B.鼓舞敌后战场作战士气
C.揭露国民政府卖国行径D.抨击英美列强侵华暴行
2022-12-15更新 | 15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图漫画描绘的是一次臭名昭著的国际会议,几人在切分一个写着AFRIQUE(法语非洲之意)的蛋糕,下列对这次国际会议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次“地图上的作业”B.确立“委任统治原则”
C.助推了罪恶奴隶贸易D.催生苏伊士运河开通
2023-01-01更新 | 292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西式建筑在中国出现,多集中于澳门,主要由传教士和殖民商人修建。18世纪,由传教士郎世宁、王致诚设计,中国工匠精心修建的圆明园分园——长春园的欧式宫殿,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光辉典范。鸦片战争后,西式建筑作为工业文明的体现,开始大量传入中国,给国人巨大的思想冲击,如康有为见识了香港西式建筑林立、街路整齐后,认为西人治国有方,进而摒弃了“西人为古之夷狄”的看法。20世纪上半叶、西式.建筑规模进一步扩大,如上海国际饭店高达24层。另外,资政院、教堂、医院等建筑也一改中国传统建筑.“城高池深”的特点,体现了某些近代社会的气息。

——摘编自田毅鹏《西式建筑进入中国的沧桑往事》

材料二   早在秦汉时期,西方就通过陆路交通,从中国瓷器、漆器等商品上的建筑、风景图案信息来猜想推测中国园林。16世纪末开始,来华传教士的著作中对中国园林的记录让西方全新认知了中国园林,如《张诚日记》认为中国屋宇、花园的美在于布置得宜和对自然的模仿。18世纪,传教士马国贤、王致诚分别将《避暑山庄图咏》《圆明园图咏》传到西方,让西方对中国园林的了解进入到图像时代。受中国园林艺术影响,英国率先在西方兴建了以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为特征的自然风景园。

——摘编自李晓丹《17—18世纪中西建筑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西式建筑大量传入中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式建筑风格东渐和中国园林艺术西传的不同。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历史启示。
8 . [百戏艺术与文化发展]

材料一   百戏是中国古代一种伴有乐舞的体育竞技表演形式。起源于原始生产劳动,并伴随社会的进化而不断发展完善。隋炀帝时集百戏艺人于东都,举行大演出。戏场绵亘八里,参演人数殆三万人。唐朝大规模扩充教坊组织,设立梨园、宜春院等特别组织,为唐宫廷散乐百戏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盛唐时举行的大酺(初名设酺,摆宴之意)是大规模百戏表演主要内容,逢节日或帝王生辰用以招待各国使节和各民族首领,演出人员可多达数万,观众数更不可计数。大酺主要集中在长安和洛阳两处演出。节目一般有走大索、手技、飞剑、戏马、斗鸡和压轴戏的驯象、犀牛跳跃等。安史之乱后,百戏艺人不断远走四方,百戏的主流开始转至民间。

材料二   北宋崇宁大观年间的开封瓦舍中,流行着说书、唱曲、杂剧、杂技等类节目,而以杂技节目最为丰富,如翻跟斗、走索、杂手艺、踢弄、掉刀、口技等,其百戏汇集,表演精彩, 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南宋临安城中瓦舍的著名节目除杂技之外,有杂剧、商谜、游戏等表演内容,还可以演皮影戏,较北宋表演门类分工更细化了。 同时路歧和村落百戏艺人也是较为常见的形象,来自社会下层的路歧人,活动范围十分广阔,多在闹市、街头、广场、集市等临时场所献计谋生。他们表演的节目也丰富多彩。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王韧《流传千年的百戏图告诉你古时的演艺活动有多丰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隋唐与宋百戏艺术发展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百戏艺术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2024-01-2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黄石市、宜昌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行政区划只到县级,因此有学者A提出明代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为“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的观点。学者B却提出“皇权下县”看法并收集了以下材料:

依据内容
《王阳明全集·申谕十家牌法》王阳明任赣南巡抚时的社会治理方式,“十家之内,但有争讼等事,……又每日各家照牌互相劝谕,务令讲信修睦,息讼罢争,日渐开导,如此则小民益知争斗之非,而词讼亦可简矣”。

太祖高皇帝圣旨碑

河南周口扶沟县考古发现明太祖高皇帝圣旨碑,碑文内容主要为:孝顺父母;尊敬上长;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圣谕图解》

河南道监察御史钟化民(1545-1596)作,内容大概可分四部分:①对六谕的解释;②与相应伦理匹配的一首歌;③一幅图;④对图的解说:王祥卧冰——孝顺父母;司马光侍兄——尊敬长上;陈寔遗盗——毋作非为等。
《明会典》卷九《吏部八·到任须知》地方官“到任之后……所属境内,或有孝子、顺孙、义夫、节妇,节操显著,……未经旌表者,必须亲自体访的实,申请旌表,以励风俗。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学者B是如何论证“皇权下县”的观点。
10 . 古代军队建设

材料一   (西周)被封者率本族人到封地后,首先建立军事据点,由点向面扩展。这种据点称为“国”,“国”以外称为“野”。国、野的居民称为国人、野人。前者是以周部族为主体的统治部族成员,承担当兵作战的义务;野人是被征服地区的传统居民,是井田制下的劳动者。

(秦汉)在郡县在籍男子承担徭役的基础上,普遍征发丁役当兵。如汉代男子在23﹣56 岁之间,必须服兵役2年。汉武帝时还从熟悉胡、越情况的汉族、匈奴族平民中募兵,以应战争需要。

——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

材料二   官府经营贸易称回图贸易(简称回易)。在两宋时期,军队广泛从事回易活动。宋初,太祖特许将领在“所部州县,笼榷(指盐铁酒等商品专卖)之利悉与之,恣其回图贸易,免所过征税”。中央政府为军队回易广开绿灯最直接目的是补贴军费,但将领“名为赡军回易,而实役人以自利”。由于回易的普遍,大量士兵不参与训练,军中有“匠民、乐工、组绣、机巧,百端名目,多是主帅并以次官员占留手下,或五七百人,或千余人”,所制产品多为将领回易赢利。“诸军屠酷(指经商)城市,日夺官课,重载络绎,不税一钱”“且是挟朝廷之势,以争利于市井”。

——摘编自李洪《宋代军队回易述论》等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到秦汉兵源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评述宋代军队回易盛行的现象。
2023-07-27更新 | 8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