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这幅漫画发表于1922年2月。漫画中燃烧的烈焰中写的是“印度”“埃及”“爱尔兰”,右侧是英国纳税人手持斧头,上面写着“要求国防裁军”,左侧是时任英国殖民地事务大臣丘吉尔,他两边的军人分别是“海军废物”和“陆军废物”。

漫画反映的状况表明(     
A.一战后英国殖民体系发生动摇B.英国内部两党的斗争愈演愈烈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D.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崩溃
2022-11-08更新 | 455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宜昌英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如图是1828年的一幅英国漫画,描绘了一位女士在显微镜前观察水滴中游泳的怪物。顶部字母写的是“微观世界,献给伦敦自来水公司”;底部字母写的是“怪兽之汤,泰晤士水务公司”。漫画反映了
A.近代科技产品广泛运用B.化学工业发展造成污染
C.现代主义美术作品流行D.市民公共卫生观念加强
3 . [地图测绘与战争局势]

材料一   甲午战争爆发后,日军参谋本部乘机将大量专业人员派往东北和台湾,由此拉开了近代日本专业盗测中国的序幕。日俄战争后,参谋本部统一了测绘中国的比例尺,要求实地测绘十万分之一中国兵要地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军在扩大盗测范围的同时,开始在中国大陆长期部署专业测绘人员。1913年,参谋本部解散临时测图部,留下16个测绘员,隶属于华北驻屯军司令部,组成土地调查班,标志着日本在华正式设立了永久性日常盗测机构。从九一八事变前日军在华盗测过程看,其顺序先是台湾、东北,接着是内蒙、山东、东南沿海、华北,再为华东、华中、华南,然后又回到东北。

——摘编自许金生《盗测中国:近代日本在华秘密测量史概述》

材料二   全面抗战时期,出于独立军事作战与根据地发展建设之需要,中共在华北的地图绘制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如由八路军总部测图室调查制印的辽县、黎城、襄垣、武乡四县的分幅路线图,不仅标有四县的聚落户数,还将日军在“扫荡”过程中烧毁的房屋占比精确到每一个村落。1944年绘制的《太原敌军军事设备图》等17幅平面图,均系军区情报侦察人员实地调查密测并编绘成图,可以清晰呈现出日军驻城及矿区、飞机场等军事设置布局。县图是现存数量最多的行政区划图,图上直观呈现了县、区政府驻地、县界、区界、辖村详情等信息。

——摘编自白如镜《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在华北的地图绘制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在华盗测的特征,并结合所学分析日本盗测行为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华北绘制地图的意义。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以前,基本是按照血统、世袭爵位、职位,寒门之子基本没有可能进入国家政权管理体制。到了汉初,汉高祖认识到人才的紧缺和重要,开始选贤任职。官员的选举标准是乡举里选,由地方治理官员对辖区内有才能、德行的贤人义士向皇帝和上级进行推选的官员推荐制度。汉代察举制主要有三种名目: 一是贤良方正,二是孝廉,三是秀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察举制本身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察举制遭到全面破坏,人才选拔也已名不副实,察举制逐步走向了没落。

——摘编自许为《以名入仕以文取士人才选拔制度比较——以察举制和科举制为中心》

材料二

科举制创始于隋朝,经过分科考试,根据文采优劣进行人才选拔的一种制度。唐朝沿袭 了隋朝的官员选找制度,自由报考,以诗赋策问取士,但店代科举有秀才、明经、进士、俊±、明法、明字、明算、童子、道举等诸科,并且在每一科里面又进一步细分。其中,明经科重帖经、墨义,主要考察考生对儒学经典的记忆。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主要是面向一般士人的对时务策,突破了山士族门阀是断的传统经学的限制。虽然诸料并存,但主要是以明经和进士两科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摘编自李默海《布衣入仕与中图君主专制政体变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有哪些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察举制和隋唐科举制产生的共同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考古发现,敦煌石窟中保存的《殷人罐火防疫图》,使用火燎的方法来杀虫防疫;公元前3世纪的《秦律》中就已规定对麻风病人进行隔离;配挂法是中医独特的防疫手段之一,唐代《千金方》认为用太乙流金散“带心前,并挂门户上”可以防治传染病。这可用于说明中国古代(     )
A.政府重视对疫病的防治B.防疫的策略具有多样性
C.疫病流传形势异常严峻D.中医是抗疫的主要手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面是清朝前期的外交体制框架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清朝外交管理权下移的趋势
B.清朝外交近代化发展的趋势
C.天朝上国观念下的分类管理
D.闭关锁国外交在政治上体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6~17世纪,拉古斯所建构的法的体系,明确地重现了《法学阶梯》的物法结构,他用一个图表鲜明地展示了这一物法结构(如下图)。这反映了当时(     
A.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B.法律应该更加具有普适性
C.西欧城市开始初步复苏D.财产不可侵犯原则的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下图为明万历年间《湖州府志》中的《湖州府郡城图》,其绘制只注重呈现与政治、宗教、备荒、教育相关的公共建筑,尤其突出府县街署,很少标注集市、街坊等私人生活空间。这种绘制方式在明代方志地图中十分普遍。由此可知,明代方志地图的绘制
A.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B.服务于政治管理的需求
C.强调政治功能忽略实用价值D.反映出城市经济的凋敝
2022-02-10更新 | 19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宜昌一中、龙泉中学、荆州中学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一3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到图3反映了我国计时器的使用历程。



图1

图2

图3

1所示为日晷。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采用干支计时,从上古沿用至明清。

2所示为铜镀金珐琅人物画自鸣钟,18世纪英国造,现藏故宫博物院。据记载,17世纪上半叶的自鸣钟“中样者每架价银五十两,大者及小而精工者价值甚多”,这个价格在后来或许有所下降,但中国最便宜的计时器香漏“一盘香可用二十四小时,所费不过三文”。

3所示为1939年亨达利洋行在报纸上刊登的修理钟表广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计时器的变迁”提出一个观点并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022-03-13更新 | 435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2022届高三独立作业(6)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893年的小校场年画《中外通商共庆大放花灯图》展现了上海商界为庆祝上海开埠通商50周年游行的场景;1911年,这幅年画图版原来的文字被剜掉,嵌上“上海通商庆贺总统万岁”字样,并将游行中红旗上的“令”字覆盖为“汉”字(如图)。这反映了小校场年画(       
A.融汇中西绘画技巧B.深受市民阶层欢迎
C.主题选择与时俱进D.如实记录时代变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