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中叶,广东福建地区为了稳定地方局势,转变地方风气,在地方社会中进行了大量的社学建设,成为国家统合东南边疆、加强其对地方社会控制力的软性工具。弘治十七年,正式将儒家日常礼仪列入社学教学内容,对社学童生进行礼仪教育。这种转变意味着明代社学的政治教化模式,完成了由“重法”向“重礼”的转变。通过社学教育,使得国家意识形态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基层社会,以达减少诉讼,端正风俗的效果,最终巩固国家在地方社会的统治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明中叶闽粤地区的儒学事业逐渐步入正轨,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儒家知识分子。

——摘编自张昂霄《明清闽粤地区的社学与地方社会》

材料二   在中世纪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欧国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机构,国家的权力,甚至是领主的权力都无法直接影响到下属的农村地区。德意志王国的国王们只能通“巡游制”来管理自己的领土。由于外族入侵,大量村庄被纳入庄园之中,使得中世纪德意志地区的乡村组织有了基本的框架。长期的战乱促使庄园体系扩展,农民出于自身保护的需求不得不接受庄园制度的管理。在中世纪社会中,按照基督教会的理念,人被分为专门从事劳动的农民、从事军事的贵族以及从事祈祷的教士,中世纪中期教会的改革也深刻影响到了村庄的地位。

——摘编自陈若毅《中世纪中晚期德意志乡村组织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乡村治理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2)对比明朝与中世纪欧洲乡村治理的异同,并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
(3)从明朝和中世纪欧洲的乡村治理中,能为现代乡村治理提供哪些启示?
2024-09-08更新 | 9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两汉至隋唐时期古籍辨伪的信息统计表

时期辨伪学者辨伪古籍辨伪方法
两汉12儒家经典:《尔雅》、《礼记》等4作者、文本、流传、佚文、比勘其他古籍、社会原因、政治原因
诸子百家及艺术、谱录:《司马兵法》、《晏子春秋》等10
文学著作:《楚辞》
魏晋南北朝14儒家经典:《礼记》、《子夏易传》等4作者、文本、著录、称引
诸子百家及艺术、谱录:《孔子家语》《管子》等7
佛经:《比丘应供法行经》、《居士请僧福田经》等若干
隋唐24儒家经典:《孝经注》、《归藏易》等15作者、文本、流传、著录、称引、比勘其他古籍、政治原因、常理
诸子百家及艺术、谱录:《老子注》、《管子》等20
学著作:《李陵集》

——改编自苏金侠《汉代至宋代文献辨伪的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汉至隋唐时期的辨伪学发展的特点并简析其发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表中某一时段,围绕“古籍辨伪与文化发展”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3 . 下表是唐朝至宋元时期有关契约的记述。这反映了(     

时期

史料记述

《唐律》:“诸负债,违契不偿,一疋(周匹)以上,违二十日笛二十,二十日以上加一等”

政府规定订立买卖契约应由先问亲邻、输钱印契、过割赋税、原主离业四个环节组成

法律要求“经官给据”才能进入契约订立的其他程序
A.经济发展使契约制度逐渐成型B.契约订立的程序日渐完善
C.法律条款保证了契约制度实施D.政府对契约信用监管加强
4 . 关于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求同存异”方针的“同”是指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谋求发展,“异”是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
B.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
C.1971年,中国加入联合国。
D.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
2024-07-22更新 | 1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冲突已经持续了数月, 双方都承受了沉重的代价, 这场冲突不仅给两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还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据此可知, 当今世界(     
A.应加快全球治理体系变革B.多极化的趋势日益加强
C.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D.国际格局因战争而改变
6 . 2013 年 11 月, 美国政府宣称放弃长期以来坚持的 "门罗主义", 然而就在当天, 它对古巴进行了抨击。此后, 美国政府又相继对委内瑞拉等国的内政进行了干涉。美国的做法说明(     
A.拉丁美洲的全球战略地位下降B.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的提升
C.美国维持霸权的目标并未改变D.世界殖民体系仍未完全崩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拿破仑战争前后欧洲主要国家出版物数量对比 (单位: 千册)。 据表可知, 拿破仑战争(     
国家战前(约 1800 年)战后初期(约 1815 年)战后十年(约 1825 年)
法国250018003200
德意志地区8005001200
英国400045006000
意大利300200400
A.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文化格局B.加剧了欧洲文化的不均衡性
C.有利于浪漫主义思潮的传播D.客观上提高欧洲文化生产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古西欧, 以教皇为代表的的教权体系与以国王为代表的王权体系同时存在于一个社会内部并发挥作用, 它们之间既有对抗与制约, 也存在合作与利用, 教权对王权的制约与抗衡, 使中古西欧的神性与俗性并驾齐驱。这说明中古西欧(     
A.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B.国家上层构建存在二元体制
C.教会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D.封建社会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英国清教派领袖人物巴克斯特将禁欲主义作为重要的清教伦理, 他认为享乐浪费了时间, 这是首要的、而且原则上是最该死的罪孽, 只有行动、劳动, 而不是消闲和享乐才能增加上帝的荣耀。由此可见, 清教伦理(     
A.推动欧洲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C.是对资本主义道德沦丧的反思D.极大地维护了天主教的权威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福利国家的建立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从历史上来看,欧洲自古就有“济贫”的慈善传统。18世纪西方启蒙运动所主张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价值观亦为福利国家建立播下思想火种。“二战”后,欧洲国家饱受战争摧残,战争伤亡数千万人,经济大规模衰退,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剧。为了应对战后残局,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推行以政府干预为主的社会保障政策,通过全方位、大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来消除贫困、解决失业等社会问题,福利国家应运而生。

——赵浩华《欧洲福利国家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借鉴》

材料二   上世纪70年代,西欧国家公共支出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北欧各国更是占到50%以上,而福利支出又占到公共支出的三分之二。随着福利的不断增加,公民的工作意愿逐渐降低。不愿就业、失业率高的现象成为福利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各福利国家高通胀与高失业并存,经济增长率常年徘徊在2%左右,这一过低的经济增长率远远赶不上福利水平的增长率。福利国家的保障项目繁多,使得社会福利事业的经办机构与人员亦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在这个庞大系统内官僚主义盛行,人浮于事的现象比比皆是,其效率自然较低,却消耗着大量资源。

——阳代杰、钟劲松《福利国家的因然改革:从极端到理性》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欧洲福利国家建立的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70年代后欧洲福利国家遭遇的困境,对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何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