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和少数民族改革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文帝的全面汉化是北方民族文化融合于中原汉民族文化的伟大典范。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语,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都是旨在学习吸取汉民族的先进文化;同时,胡食、胡床、畜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孝文帝的封建化改制对于鲜卑族和汉族来说,都有无可置疑的历史进步性。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清代,经过约一个世纪对边疆地区的用兵,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得到了巩固,疆域基本定型,形成了一个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为清朝进一步加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清朝在继承历代民族政策的基础上,根据特定的社会情况有所创新。

——段红云《清代中国疆域的变迁及其对中国民族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孝文帝对汉文化的态度,分析孝文帝改革对历史发展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两例说明清代对蒙藏地区管理的“创新”,并简析清朝版图开拓和巩固的历史意义。
2021-12-1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学段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基层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 明代中央权力只延伸到县一级,县以下的广大乡村就形成了乡绅、宗族长老支配下的地方自治组织,其权威的合法性并不来自官府授予,而是依赖于他在家族中的辈分,以及对地方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的贡献。他们一方面代替国家征收赋税,维护社会治安,宣讲教化,使国家权力渗透到社会基层。另一方面,地方自治组织也是制约国家权力的一种形式,对于缓解那种横暴的、非理性的专制政治对社会带来的全面破坏,客观上具有积极作用。在国家大乱时,乡绅、宗法力量主导的自治自救活动既可避免社会的全面崩解,乡村社会一般不会随着国家的瓦解而瓦解,反而会担负起文化储存器的功能,保护了一批社会精英,使社会政治秩序得以重建,中华文明得以积累传承。

——据张星久《对传统社会宗族、乡绅历史地位的再认识》等

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乡绅、宗族组织形成的原因,并从国家的角度分析乡绅、宗族组织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
2019-05-1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测试(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