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5 道试题
1 . 1925年,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将翁同龢日记影印出版。影印时,张元济和翁的后人为师讳、为祖讳,把他们认为“不合时宜”的内容隐去。日记出版后,很快被前清遗老遗少发现有删改的痕迹,以致有人怀疑日记的真伪。这反映出
A.日记不具备史料价值B.运用史料要审慎辨析
C.翁同龢生平无法了解D.立场决定史料的真伪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因为中国历代政府严禁人民私自出洋,也严禁外国人从中国口岸掠贩人口,所以无论是中国人民自行出洋做工,还是外国人掳掠华工出洋,都为非法的私下行为。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以英国为首的侵略者一面继续私下非法掳掠华工,一面谋求掳掠华工正规化、法定化。他们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招募华工及华工权利规定。但外国招募华工并非完全按约办理,亦非如有的论者所言,清政府置华工权利于不顾,而是清政府尚不知外国招募华工及华工遭遇困难之实情。1872年,清政府从“《新报》所载等多方所知古巴地方之华工,其受苦视在秘鲁者略等”。后派陈兰彬等人前往古巴,将调查结果形成文字报告,即《古巴华工调查录》。以此为据,总理衙门最终获得英、法等五国的支持,并于1877年迫使西班牙签订《会订古巴华工条款》十六条,以保护和维护华工在海外的权益。

——摘编自虞和平陈君静《陈兰彬与中国维护出国华工权利的起始》

材料二   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绝大部分来自广东等沿海地区,且多为自耕农,几乎没有受过学校教育,这是19世纪中晚期华人移民的总体形象。华人移民到美国后,多从事非技术性工作或技术性不强的工作,很少有人从事与大工业机器生产相关的、对劳动技能要求严格的工作。移民到美国的华人对当地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四大股东之一利兰·斯坦福在18651010日给约翰逊总统的一份报告中说:“(华工)一个阶层,他们安详、平和、耐心、勤劳、节俭,他们(比白人劳工)更谨慎和节俭,因而工资少点也毫无怨言……如果没有华人,要在《国会法案》规定的时间内建成这个宏大的全国性工程的西段,是完全不可能的。”

——摘编自许国林《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的职业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大量出国华工遭遇困境的原因,并说明《古巴华工调查录》在华工问题上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的特点,并谈谈你对近代华人移民美国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史料中的李鸿章

李鸿章(1823~1901),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号少荃(一作少泉),安徽省庐州府(今属合肥市)人,晚清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清末重臣。李鸿章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是晚清社会的重要人物,对晚清转型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影响深远。通过对其留存的相关史料进行研究,更能清楚地了解认识李鸿章。下表是研究李鸿章的部分相关史料。

史料1《钦定剿平粤匪方略》编自道光三十年(1850年)至同治五年(1866年)奏报、上谕
史料2《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编自咸丰十一年(1861年)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
史料3《清光绪朝中法交涉史料》编自光绪七年(1881年)至光绪十年(1884年)
史料4《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编自光绪元年(1875年)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史料5《请设铁路公司借款开办折》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史料6《义和团档案史料》1959年出版
史料7《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1992年出版

——整理自《中国近代史料在近代史研究中的运用》等

(1)根据上表并结合李鸿章经历过的重大历史事件,任选其中两则史料,分析其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李鸿章的社会形象加以阐释。
2024-06-03更新 | 9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汕头市某校高三下学期一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以下是一位山西太原农村知识分子的日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8年

四月二十日 (5月19日)

晚间传述,今日午前红、 日两军在黄楼沟口外开战,红军用枪击毙日兵三名。众闻日军受伤,莫不喜欢,可见众恨日军之甚矣。

四月二十七日 (5月26日)

近日红、日两军不闻有开战之处,惟闻各村雇人送饷需于红军,入风峪中,每日不断。

七月初一日 (7月27日)

太原县公署(日军扶植的伪政权) 知事武克恭所用之属员,君子少而小人多,由是横征厚敛。警务局长张继德,往往没收村民财物,惹怒红军,乃于上月下峪、风峪中之红军将警务局长张继德在古寨村捆绑上山……县公署及在县常驻日军亦无法挽救。

1939年

二月二十七日 (4月16日)

传言:昨日清源高白镇之红军邀截日军之运输汽车两辆,捆去日军三名……

三月二十七日 (5月16日)

“攻剿”红军之县政府日军,集合清原县城、晋祠镇堡、太原县城之处之日军五六百名,昨晚上山……不见一个红军……日军大肆搜寻,毫无踪影,惟将杜里坪、杏坪两村之房舍,并所存之粮全行烧毁,其牛、驴、马匹收牵而去,猪、羊、鸡用刀杀毙。所有衣物等件均被日军劫掠。……

——据刘大鹏遗著   乔志强标注《退想斋日记》整理

(注:日记中红军即八路军。括号中日期为日记标注者所加阳历日期。)

(1)任选材料中的两个群体,概括其行为,并据此说明当时抗战的形势。
(2)日记中有很多关于“红军”攻击日军的“传述”“传言”,你如何看待这些“传述”“传言”的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康有为的《戊戌奏稿》一直被认为是研究戊戌变法的重要史料。然而,有学者研究发现《戊戌奏稿》所辑录的奏疏及进量书序,绝大部分是政变后重新撰写的,内容与进呈原件颇有出入,有的甚至是原则性的改动。这说明(     
A.新近的学术观点更加可信B.《戍戌奏稿》不具有史料价值
C.历史研究需重视史料考证D.事件当事人往往会篡改史料
2023-07-1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图是五四运动爆发后,上海街头悬挂的爱国标语。其中“宁为救国死,毋作亡国奴’’这十个字应当是后人书写或拼接上的(一、字竟然出乎竿上,二、其时有风,而字却平展),图片选自中国历史博物馆编的《中国近代史参考图录》,该图片的情况表明(     
   
A.在合理创作基础上可改动史料B.经改动的史料不具备研究价值
C.史料内容应仔细辨明后再使用D.史料的选择应注意其出处来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对王安石变法的若干评价。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评价出处
今介甫(王安石字) .....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北宋)司马光《传家集》
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遵裂者,王安石之罪也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教其弊,其良法关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晚清)梁启超《王安石传》
A.从《传家集》到《王安石传》,评价具有时代色彩
B.《传家集》是一手史料,作者立场最权威客观
C.《王安石传》为近代学者所著,评价较为全面
D.《鹤林玉露》属于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东方出发,人们在亚洲所遇到的第一批人就是印度民族、赛里斯人和斯基泰人。赛里斯人住在临近东海岸的中,而印度人和斯基泰人却栖身于边缘地带……赛里斯人是一个充满正义的民族,由于其贸易方式奇特而十分出名,这种方式就是将商品放在偏僻的地方,买客于他们不在场时才来取货。

       ——古罗马地理学家梅拉(?年—45年)《世界志》

材料二   人们在那里所遇到的第一批人是赛里斯人,这一民族以他们森林里所产的羊毛而名震遐迩。他们向树木喷水而冲刷下树叶上的白色绒毛,然后再由他们的妻室来完成纺线和织布这两道工序。由于在遥远的地区有人完成了如此复杂的劳动,罗马的贵妇们才能够穿上透明的衣衫而出现于大庭广众之中。

       ——古罗马博物学家老普林尼(23年—79年)《自然史》

材料三   赛里斯人平和度日,不持兵器,永无战争。性情安静沉默,不扰邻国。气候温和,空气清洁,舒适卫生。天空不常见云,无烈风。森林甚多,人行其中,仰不见天……赛里斯人习惯俭朴,喜安静读书以度日,不喜多与人交游……物产丰富,无求于他人。虽随时愿将货物售于他人,然绝不自他人有所购买也。

     ——希腊史学家马塞里努斯(公元4世纪后半期)


(1)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归纳古希腊罗马学者从哪些方面描述“赛里斯”,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作者可能记录了古代中国的哪些史实(任意两条)。
(2)请从史料辨析的角度,简要评析上述史料的价值。
2022-11-09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因为《马可·波罗游记》的出版使马可·波罗也成为世界第一号游侠。书中记述的国家,城市的地名达100多个,而这些地方的情况,综合起来,有山川地形、物产、气候、商贾贸易、居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乃至国家的琐闻佚事、朝章国故,也时时夹见其中。关于中国,《马可·波罗游记》有不少不靠谱的记载,如元代北京城墙是被涂成白色的,他甚至说宫廷的窗户中使用了玻璃,更是有些匪夷所思。马可·波罗自称在中国生活了17年,还“管理”了扬州3年,但在他的游记中,关于中国的地名多是突厥语音译。另一方面,书中所记载的大量的蒙元时代的历史大都可以在历史文献中找到对应。如元代的政治制度是行省制,驿站制和漕运制是元代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马可·波罗在游记中对这三种制度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它是第一部全面、深入介绍中国的游记。马可·波罗的时代正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前夜,意大利所倡导的文艺复兴在本质上是对世界的发现和对人的发现,对世俗生活的渴望,对财富的迷恋,对爱情的追求……而《马可·波罗游记》满足了意大利人所有这些冲动。《马可·波罗游记》的传播和接受……它的影响史正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集体想象物”。

——摘编自张西平《〈马可·波罗游记〉与中国文化的西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可·波罗游记》对欧洲人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可·波罗游记》的史料价值。
10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美国《硫磺岛升旗》   图2:苏联《胜利旗帜插到帝国国会大厦》

二战即将结束之际,苏联人注意到了那张美国人所拍摄的著名照片《硫磺岛升旗》在国际社会所引发的广泛关注,于是苏联高层命令摄影记者哈尔捷伊飞往柏林,去拍摄一张类似的照片,以象征苏联对德国的胜利。

哈尔捷伊来到了被攻克的帝国大厦,找来3名军人合作拍摄,并拍出了这张名为《胜利旗帜插到帝国国会大厦》的照片。但是当报社主任帕尔吉诺夫拿到照片后,却发现照片中的士兵双手手腕各带着一块手表。为避免产生苏联士兵抢劫手表的误解,报社选择将照片中士兵一只手腕上的手表抹去,然后才在苏联各大媒体上登出。随即该照引起了全球性轰动,成为苏联征服纳粹德国的最有象征意义的经典历史镜头。

——摘编自朱维毅《德意志的另一行泪》等资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拍摄并修改这张照片的原因,并据此指出美苏关系发生的变化。
(2)简要评述照片的史料价值。
2023-02-04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