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61 道试题
1 . 花刺子密是古代阿拉伯的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印度数字和零号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12世纪,印度数字和零号通过花刺子密的著作传入欧洲,被欧洲人称作“阿拉伯数字”,后为全世界采用,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C.阿拉伯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D.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
2 . 元青花很多器物的造型和纹饰蕴含跨文化要素,如下图“鬼谷子下山图”罐的肩部有点刻古伊斯兰文标识,罐底一侧有伊斯兰文方章款。这反映了(       

A.海上丝路推动中外文化交流B.元政府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中国古代制瓷技术达到顶峰D.市场需求推动制瓷业的发展
2024-04-2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历史试卷
3 . 下边两幅图片,主要能够反映(       

A.农业产量的提高B.殖民扩张的恶果C.食物物种的交流D.生产方式的发展
2024-04-2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大发明。”这说明(     
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农耕经济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
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唯一结果
2024-04-23更新 | 253次组卷 | 203卷引用:广西柳州市民族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提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反——合”阶段的“合”。据此推断,所谓的“合”是指(     
A.铲除了唐后期以来的地方割据势力B.延续了两宋时削弱地方权力的传统
C.实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D.加强了对地方军事和政治上的控制
2024-04-23更新 | 194次组卷 | 36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代边疆的开发与治理中,移民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鉴于匈奴时常侵扰西北边郡,文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募民实边,通过优厚条件吸引民众充实西北边疆。到公元前127年,“募民徙朔方十万口”。武帝元鼎六年,在西北边地设张掖、酒泉郡、置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军屯戍边由此成为安置移民的一种主要方式。此外政府还通过迁徙罪犯及家属戍边、迁降卒于边郡等向西北边疆移民。

——摘编自翟麦玲《两汉西北边疆移民政策比较研究》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初,沙皇俄国利用中国东北边疆人烟稀少的空虚形势,鲸吞我国大片领土,并且继续执行其侵略政策。在部分开明官员的倡议下,清政府开始实行向东北移民以充实边疆政策。甲午战争后,日本称:中国东北“在我国势力圈内,为我国之殖民地,最为适合”。庚子之变后,东北边患日益加剧,清政府发起新政运动,深化在东北地区的移民实边政策,使以往东北边疆人烟稀少、空虚荒凉的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

——摘编自高强《清末东北移民实边政策述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推行边疆移民政策的措施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清末东北移民实边的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历史上关于边疆移民问题的认识。
2024-04-2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每年河水泛滥不可预知、来势凶猛,于是苏美尔人把他们的洪水之神视作恶神,从而促成了苏美尔人的不安全感和悲观;而尼罗河每年泛滥可以预知且又水势平缓,则助长了埃及人的自信和乐观。这主要反映了(       
A.大河文明有明显弊端B.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C.大河文明的差异性D.洪水泛滥阻碍农耕生产
2024-04-2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历史试卷
8 . 西亚是小麦、大麦的故乡,其种植发生在九千年前;东亚则有粟、黍、水稻、蚕桑,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粟米、南方长江流域的水稻栽培,距今都有上万年的历史:关洲在公元前七千年就培育了土豆、玉米、红薯等。据此可知,人类文明(       
A.都分布在大河流域B.相互借鉴各有发展C.起源时间完全一致D.呈现多元发展格局
2024-04-2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没有太平天国对清朝腐朽权贵势力的打击以及与洋人共同镇压太平军的合作,清政府不会有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迫切愿望和行动。最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洋务新政的逐步兴起B.向西方学习思潮的萌发
C.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D.清廷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2024-04-2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历史试卷
10 . 据青铜铭文记载,西周晚期,官员牧牛状告他的上司侵吞他5个奴隶,司法官员伯扬父认为牧牛不应当控告自己的上级,最终判决牧牛罚铜三百爰并鞭五百下。这一记载反映了当时(       
A.贵族政治得到强化B.司法体制遭到破坏C.井田制度走向瓦解D.礼乐制度面临冲击
2024-04-2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