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据图可知该版画
A.客观真实记录了事件B.有比较明显的政治倾向
C.引发了美国独立战争D.极力为英国殖民者辩护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在近代,欧洲经济最发达、工商业最活跃的地区,恰恰是新教徒占上风的地区。如果你绘制两幅地图,一幅标示出16、17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最快的区域,另一幅标示出新教徒在人口当中占比较高的地区,那么这两幅图基本上会是重叠的。这说明
A.神权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B.思想解放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C.欧洲而临经济与文化的变革D.宗教改革发端于经济发达地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唐中后期,官府在今福建地区大量设置税场,五代十国至宋初又将很多税场升为县,其分布状况见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场升县绝大部分发生在宋代
②增置新县与移民聚集密切相关
③该地区西部经济比东部更繁荣
④国家对该地区的控制渐趋深入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1-09-06更新 | 6421次组卷 | 46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

①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 ②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
③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 ④可体现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1-09-06更新 | 7479次组卷 | 77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先秦时期,“爵”(下图1)既是饮酒器的通称,也指封爵;“尊”(下图2)既是盛酒器的通称,也是基本身份用词,即“尊卑”之“尊”。深入认识此现象可知,先秦(       

图1爵

图2尊

A.礼制渗透于民众的日常生活B.“爵”与“尊”具有双重含义
C.青铜器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D.礼制具有直观可视化的特点
2022-04-22更新 | 299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2022届高三全真模拟卷(四)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古代希腊雕塑艺术作品



图1《掷铁饼者》

图2《维纳斯》

图3古希腊雅典卫城雕塑

材料二   古希腊的艺术,尤其是希腊雕塑,无论是表现众神、英雄还是运动员形象,都里现出强烈的理想化倾向。“四径运动员的雕像不求逼真;它们是理想化的人物肖像,其唯一的目的似乎就在于纪念奥运会上取得的胜利,替奥进会作宣传。艺术家们甚至不能保证见过优胜者本人,有时不得不根据人们对肖像原型随使所作的描述进行创作。”古希腊的艺术家们在创作时更加关注如何将具体的对象经过提炼、概括,在形象中注入“优秀”的品质,使之成为全民道德典范的象征。当时很多艺术家也都在艺术创作中通过探究表现对象的比例关系,例如运用“黄会比”将每一个雕像、每一座建筑都进行理想化处理,使作品具有和谐之美,最终在艺术中寻求一种永恒的法则。

——摘编自马躏非《古希腊艺术中的美德观》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希腊雕塑艺术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雕塑艺术特点的成因和影响。
2022高二下·江苏南通·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隋唐时期,科技虽然尚未形成独立体系,但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发展较为成熟。下列属于隋唐时期科技成就是
A.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B.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C.裴秀绘制《禹贡地域图》D.测算出地球子午线长度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耕织图”是中国古代表现农业生产的图画。已发现的汉代牛耕图皆位于北方州郡,南方地区尚未发现牛耕图像。这些农耕图像的题材内容从表现人力锄耕逐渐变为“徙民屯田,皆与犁牛”。嘉峪关魏晋墓室耙地图有两幅,一幅系“二牛一人式”,一幅展现了另一种播种方式:前面一妇女播撒种子,其后一男以耰(yōu)打碎土块以覆盖播撤下的种子。唐五代时期的牛耕图多数展现了“二牛一人式”的耕作方式,少数为“一牛一人式”,主要发现于陕西三原李寿墓及甘肃莫高窟等地,且数量较多。宋代是我国耕织图发展的重要时期,楼璹(shú)绘制的《耕织图》系统描绘了南方农业耕作生产的全过程,后世依照楼图临摹和翻刻者众多。清代耕织图的创作最初由帝王命宫廷画师临摹楼图作画,再由帝王亲自题写诗文,装裱成为完整的书画作品后择其优者刊刻印行,刻立石碑,形成了形态各异的“耕织图”文献,或深藏清宫、或赏赐王公、或立碑长存、或流布民间、或广传海外。

——摘编自张铭《历代<耕织图>中农业生产技术时空错位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历代耕织图呈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耕织图对研究古代百姓日常生活的史料价值。
2021-12-27更新 | 2936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海南历史高考真题
9 . “思想家们从具体的经验和个别的事实人手,用分析的方法,重构人类的知识图……人类完全通过自己的理性,认识和把握这个世界,进而改变世界,建立新的世界秩序。”材料反映的思想解放运动
A.引发近代自然科学兴起B.引导人们关注现实世界.
C.促进欧洲民族国家形成D.推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2021-07-01更新 | 190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港口的变迁

唐朝扬州位于长江和大运河交汇处,最为重要;唐末遭到严重破坏,盛况不复。
宋朝北宋设市舶司后,明州(今宁波)发展迅速,“凡中国之贾,高丽与日本诸蕃之至中国者,进出唯明州一港”。
清朝清初解除海禁后,江渐海船北上赴奉天贸易,上海港因此而兴。
近代开埠不久,原经由广州出口的生丝、茶叶,几乎全部改由上海输出。其他口岸将原料运往上海,上海则将工业制成品输往其他口岸。
现代“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长三角港口群进一步加快联动发展,持续朝向超越国际代工者的角色、攀开产业链高端的目标发展。


唐朝至近代长江三角洲港口体系变迁轨迹图

——据吴松弟《唐朝至近代长江工三角洲港口体系的变迁轨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长江三角洲港口体系的变迁,并分析影响变迁的历史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长江三角洲港口体系的变迁,阐述其对当今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