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5 道试题
1 . 春秋时期,齐国国君为弄清楚居民情况而进行了社会调查。为调查而列出的提纲保存在《管子·问》篇里,其中有以下几项。据此可知当时(     
问宗子之牧(庇护)昆弟者,以贫从昆弟者几何家?
余子仕而有田邑者,今入者几何人?
子弟以孝闻于乡里几何人?余子父母存,不养而出离者几何人?
A.宗法制度遭到削弱B.儒家思想不受重视
C.基层自治色彩浓厚D.土地私有制度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诏令各地诸侯和教会归顺罗马教皇希尔维斯特及其后继者,并把“罗马城、全部意大利和帝国西部诸行省”都赠给了教皇,这一文件被称为《君士坦丁的赠礼》,教会强调该文件确立了其兼领西部帝国的合法性。然而15世纪一名叫瓦拉的教士凭借实证和历史语言的辨析,证明了这一文件系后世伪作。瓦拉对这一文献的考证反映了(     
A.进步人士反对宗教的立场B.抵制基督教的神学教条
C.王权加速民族国家的扩展D.人作为批判主体的尝试
2024-03-09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 (五)历史试题
3 . 1986年,纽约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访华,中国政府赠予了他一张面值50元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实物股票(如下图)。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是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引领着经济发展的新方向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显著
C.更深层次参与经济全球化D.改革经营方式为企业注入活力
2024-03-09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 (五)历史试题
4 . 1961年7月,在讨论“科学十四条”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邓小平指出:党怎样做工作?就是要创造一个生动活泼、人心舒畅的局面,一个出科学成果的局面。党的领导干部要和知识分子交朋友,关心帮助他们;就是要老老实实当好勤务员,为科学家服务,替他们解决困难。这反映出(     
A.中国的科学技术取得突出成果B.“双百”方针不断完善
C.“左”倾错误蔓延到政治领域D.党中央贯彻调整方针
2024-03-09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 (五)历史试题
5 . 南宋永嘉事功学派的集大成者叶适认为:“夫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此外,他要求政府提高工商业者的地位,让其有出仕机会。这表明(     
A.经济发展冲击了社会等级秩序B.商品经济发展促使价值观变化
C.重农抑商政策受到了严重挑战D.经世致用的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2024-03-0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 (五)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也不论经受了多少屈辱、忧伤和困惑,中华文化毕竟从全然封闭的僵壳中部分地解脱出来,面对着广阔的世界呼吸吞吐,接纳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新鲜养料,调节、完善自己的再生机制。这个痛苦但却充满希望的生命过程,首先体现为近代工业的建立、交通运输的发展、沿海城市的工商业以及农村商品经济的扩展。在此基础上,生机勃勃的新质细胞在中华文化肌体内由隐而彰、由弱而强地分蘖、繁殖起来。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全二册)》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华文化的新质细胞”,自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7 . 20世纪50、60年代的二十年时间里,西欧国家大多持续保持经济的高增长率,至1960年英法德意四国的GDP总量占全球GDP总量的20.52%。同时经济定期波动的现象也有所改观,1948年到1952年西方爆发了战后第一轮经济危机,诸多产业受波及,滋生大量失业人口,但之后西欧依然能维持经济的高增长率,这是由于(     
A.政府做好了市场的守夜人B.西欧国家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
C.国家加强了对市场的调控D.新经济促使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8 . 1872年日本文部省颁布《学制》,两年后进一步颁布《增补学制》,在此推动下,日本基础、高等教育和外语教育等领域取得长足进步。1890年日本政府又颁布《教育敕语》为国家基本教育方针,其中规定忠孝为“国体精华”,维护天皇的绝对权威。日本近代教育的发展反映了(     
A.文明开化政策的深化B.天皇专制权力至上
C.广受世界趋势的影响D.传统与近代的杂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在古埃及,国王是众神之一,他们的去世会被埃及人视作“与众神汇聚”,同时在现世与来世彰明统治,而埃及民众也因此负有为国王修建神庙、陵墓和供奉他们的责任。 “国王的神化”反映了古埃及(     
A.强大的国家组织能力B.文明古国的农耕文化
C.王权至上的内在逻辑D.世袭继承的传统习俗
10 . 下表为洪武年间却(禁)贡情况。这反映出明初(     
时间却(禁)贡国原因
洪武五年(1372)安南安南陈叔明弑其主日熞自立,遣使人贡,却之
洪武七年(1374)日本其国王良怀遣僧朝贡。以无表文却之。其臣亦遣僧贡马及茶布刀扇等物。以其私贡却之
洪武十四年(1381)安南以安南寇思明,不纳
洪武二十四年(1391)占城以占城有篡逆事,却之
洪武二十六年(1393)安南以安南擅废立,绝其朝贡
洪武二十七年(1394)安南同上
注:根据《明实录》《东西洋考》《海澄县志》相关资料整理而成。
A.强化海禁断绝贸易往来B.对外交往追求政治影响
C.统治疆域的进一步扩大D.商品交易遵循严格程序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