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乾隆时期对海外华侨的命运“概不闻问”甚至认为其“孽由自作”。1876年后,清政府将华侨视为“华民”“华工”“华商”和“华侨绅商”。1893年,清朝政府准许旅居外国的华民自由回国。这说明当时清政府
A.确保了华侨的合法权益B.近代国家观念增强
C.旨在唤醒国人民族意识D.统治基础得以扩大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阎步克在《波峰与波谷》中写道魏晋南北朝陷入低谷时期:帝国动荡、分裂,在体制上也出现变态、扭曲。但是这一时期经济在曲折中发展。中华也在扩大。



(1)根据图一及所学,分析少数民族内迁及北民南迁的影响
(2)有人说“西晋的统一是低质量的统一”。根据上述图二及所学,说明这一观点。
2021-09-29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暨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普法战争后,为了实现国家军事崛起,民族复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在初等学校大力开展军事教育,以培养未来的“公民战士”。教育部携手军方和各民间组织,帮助初等学校开展体育和军事教育。初等学校努力结合各门课程各自的学科特点,与体育课共同构建起一个多学科渗透的军事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为法兰西民族在身心上双重实现“民族新生”,以及为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建构提供了助力。

--摘编自曾晓阳《民族复兴视域下的近代法国初等学校军事教育》

材料二   始于清末的军国民教育思想是对近代国际军国民教育思潮的主动适应与学习。它顺应了当时中国人急图救亡的政治需求,得到了以梁启超为代表的雏新派的大力倡导。其重要内容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普及军事知识的教育和军事技能的训练,重视学校体育,改善学生体质,使之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时,大力宣传武人战功,进行爱国的尚武教育,以培养国民的民族观念和爱国精神。

--摘编自韩玉霞《清末民初的军国民教育》

材料三   1985年,教育部、总参谋部在全国普通高校开展军事训练试,点,要求将军事课纳入学校教学计划,通过军事训练教学对大学生实施国防教育,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01年起,“军事课”在普通高校由试点转为全面展开,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军事课”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的一门素质类课程,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程建《浅析普通高校开设“国防教育课程”相关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普法战争结束后法国初等学校军事教育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近代法国相比,清末军国民教育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导致不同的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学校军事教育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姚)崇曰:“垂拱(武则天年号)以来,以峻法绳(纠正)下,臣愿政先仁恕,可乎?朝廷覆师青海(唐朝军队在青海被吐蕃打败),未有牵复之悔(反省补救),臣愿不幸边功.可乎?比来(近来)壬佞冒触宪网(奸佞触犯法纲),皆得以宠自解,臣愿法行自近,可乎?后氏临朝,喉舌之任出阉人(宦官)之口,臣愿宦竖不与政,可乎?戚里贡献以自媚于上,公卿方镇浸亦为之.臣愿租赋外一绝之,可乎?外戚贵主更相用事,班序荒杂,臣请戚属不任台省,可乎?先朝亵狎(不尊重)大臣,亏君臣之严,臣愿陛下接之以礼可乎?燕钦融、韦月将(唐朝官员)以忠被罪,自是诤臣沮折,臣愿群臣皆得批逆鳞(意指敢触犯皇帝),犯忌讳.可乎?武后造福先寺,上皇(指睿宗)造金仙、玉真二观,费钜百万,臣请绝道佛营造,可乎?汉以禄、莽、阎、梁(汉代专权的外戚)乱天下国家为甚.臣愿推此鉴戒为万代法,可乎?”帝(唐玄宗)曰:“朕能行之。”

——引自《新唐书姚崇传》


(1)将姚祟列举的弊政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
(2)唐玄宗接受姚崇的建议产生了什么影响?
(3)姚崇当时最担忧的问题是什么?
2021-09-2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暨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