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1403年至1404年,有学者撰文写道:“在佛罗伦萨有那么多的建筑,那么卓越的建筑!这些建筑实实在在地反映出它们的建造者是伟大的天才,居住在其中的人们该有多么幸福啊。”“在佛罗伦萨的建筑城墙之内,有着和外部同样辉煌的装饰。”对作者的意图,最具时代特征的解读是(     
A.称颂佛罗伦萨城市的壮观和美丽B.费美居民住宅装饰的完美和辉煌
C.讴歌人的才智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D.宣扬佛罗伦萨招引学者条件的优厚
2023-01-10更新 | 4939次组卷 | 43卷引用:重庆市巫溪县尖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6世纪前的葡萄牙,原产印度的胡椒售价昂贵,用胡椒入菜只是少数人的特权。而17世纪后,胡椒价格却逐步走低,开始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的餐桌。这种变化是因为(     
A.民众消费观念发生显著变化B.商业革命冲击西欧传统市场
C.威尼斯香料垄断地位被打破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022-01-21更新 | 3264次组卷 | 37卷引用:重庆市巫溪县尖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据记载,13世纪英国诺福克郡的Fomcett庄园有地2700余亩。生产的粮食中,燕麦主要用来养马,几乎不出售,大麦自用的也不少,只有小麦才是全部出售,而且使用的手工业品大多自制,另外还出售水果和酒。这一现象表明当时该庄园
A.仍以自给自足经济为主B.经济来源依赖副业收入
C.以市场为目的进行生产D.供求关系处于紧张状态
2022-03-03更新 | 2440次组卷 | 30卷引用:重庆市巫溪县尖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以希腊——马其顿联军统帅的身份开始了对波斯帝国的征服。亚历山大将原来波斯帝国的版图据为己有,希腊文化成为凌驾于当地文化之上的强势文化。同时,他还把东方大量的学术资料带到希腊。这反映出(     
A.不同地区文明碰撞交流B.东西方文明呈现开放性
C.人们不断反思本土文化D.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5 . 16世纪的西欧,随着粮食价格的上涨,拥有小块土地,需向庄园主交纳定额货币地租的农民也获得较大收益,由此形成了一批“富裕”佃农。这反映出
A.新航路开辟促进资本原始积累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C.生产技术的提高加速贫富分化D.价格革命加速社会阶层分化
6 . 2011年3月,渝新欧国际铁路通车。铁路从重庆直达德国的物流中心,整个旅程只需16天, 远快于从中国港口出发的海运航线。火车在一个方向上运送的是笔记本电脑、衣服等货物,而 另一个方向上运送的是电子产品、汽车配件和医疗设备。据此可知(     
A.两极格局瓦解推动经济交流B.国家实力的对比决定商品种类
C.交通网络发展助力国际贸易D.“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新成果
2023-01-11更新 | 788次组卷 | 13卷引用:重庆市巫溪县尖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9世纪中期,英国一位正在替妻子补袜子的男人对来访的朋友说:“我知道这不是我干的活,可是我那可怜的老婆在工厂里……我已经三年多没有工作……她早就成了家里的男人,我却成为女人了。”据此可知,工业革命
A.冲击了旧有的家庭结构B.抬高了工人的就业门槛
C.改变了传统的等级观念D.提升了妇女的政治地位
2022-02-02更新 | 1693次组卷 | 27卷引用:重庆市巫溪县尖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戏剧公演是雅典城邦公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亚里士多德曾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借助于人物动作的摹仿;语言是媒介,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这体现古希腊(       
A.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B.是欧洲文化的源头
C.寓教化于表演形式中D.注重传承文化经典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2世纪,罗马法在欧洲复兴,城市是主要的复兴地,这与早期城市具有一定法治实践相关。城市的法治实践就是保障、规范和发展城市经济的法律需求,即城市出于对市民管理、城市防卫、商业发展、税收等方面的需要,对法治提出了较高要求。罗马法在中古欧洲复兴是因为
A.罗马法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B.罗马法奠定了近代欧洲法治基础
C.当时欧洲城市法治基础完善D.欧洲城市自治推动商业发展繁荣
2022-03-05更新 | 1421次组卷 | 19卷引用:重庆市巫溪县尖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学者陈乐民把“人与上帝”的关系问题比喻为一团线的线头,抓住线头牵拉开去,把线团打开的整个过程,就是十四到十八世纪所发生的思想革命。通过这个“革命链条”,“人”一步一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该学者描述的“革命链条”(     
A.得益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B.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C.抨击了教会腐败和保守思想D.起源于自然科学的进步
2022-11-30更新 | 1244次组卷 | 24卷引用:重庆市巫溪县尖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