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鉴于儒生长于经义,疏于吏事,宋神宗革新科举和铨选内容,罢诗、赋、论,改试策问,“取士兼习律令,故儒者经术润饰吏事,举能其官”。宋神宗此举旨在
A.扩大科举考试范围B.提升官员行政能力
C.突破祖宗家法束缚D.抑制朝野保守势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诗》等是周王室及中原诸侯国所使用的标准书面语教材。考古发现,到春秋中叶楚国王孙遗者钟、王孙诰钟、王子午鼎、镈、钟等铭文有明显模仿《诗》的痕迹。史书也记载,楚庄王的太子所学教本有《诗》《礼》《乐》等九种。据此可知
A.儒家学说在楚国占据统治地位B.楚国增强了对华夏文化的认同
C.周王室对楚国的控制力度加强D.中原诸侯国与楚国的矛盾缓解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孔子最大的抱负虽在政治,他最大的成就却在教育。在我国教育史上,他是好几方面的开创者。第一,孔子首先提倡“有教无类”,不分贵贱贫富,一律施教。第二,孔子以个人在野的力量,造就或召聚一大帮的人才。他的门下成了至少鲁国人才的总汇。他的大弟子名氏可考的已有七十七人。第三,孔子首先把技艺教育和人格教育打成一片。他以系统的道德学说和缜密的人生理想教训生徒。其中《礼》和《诗》是孔子所常讲,弟子所必修的。

——摘编自张荫麟《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在教育方面作为“开创者”的表现。

材料二   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民间教育组织形式。唐代始有其名,宋代是书院发展的黄金时期,比如宋代有四大书院之称的应天书院、岳麓书院、洞书院、嵩阳书院。书院的主持人多为名师宿儒,他们既热衷于从事培养人才的教育工作,又积极从事学术理论的研究和传播。书院课程内容完全是由执教的山长、主讲教师确定,除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外,部分书院还接受农田、治民、水利、算术以及军事等一些实用技能型知识。书院的资金主要来自官府的赐田和赐币以及民间捐输,也有部分来自书院自营收入。随着书院影响力的扩大,政府也加大了对书院的控制,书院官学化色彩也愈加严重,书院走出的学生主要还是参加科举,同治光绪年间,随着科举制的废除,已经与科举制合为一体的书院,也一并成为历史。

——摘编自刘河燕《宋代书院课程内容特点分析》等


(2)根据材料二及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书院的特点并分析宋代书院兴盛的原因。
2020-06-2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欧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梦溪笔谈》)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
A.花鸟画,浓墨重彩B.山水画,重视写实
C.文人画,重视写意D.人物画,形神具备
2020-01-01更新 | 182次组卷 | 48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成都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在一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法战争
B.抗日战争
C.日俄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成书于1772年,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编幕的。该书主要收集以往各类图书为经、史、子、集四部,有35000多册书,7.9万卷。其中经部包括书类、礼类、春秋类等十大类;史部收录史书,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等十五大类;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包括儒家类、农家类、天文算法类、医学类等十四大类;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包括楚辞、词曲等五大类。法国《百科全书》是在狄德罗的主持下编撰的,1751-1772年共出版28卷。从涉及政治制度、法律机构、宗教信仰、到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提倡科学技术,宣扬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平等、思想自由。狄德罗在编撰过程中却遭遇了阻碍、迫害,甚至以“思想危险”的罪名被投入监狱,第1、2卷出版后,又被教会指责为“异端”。

——据郭伯恭《四库全书篆修考》等


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令两岸人民感动至深的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首诗鲜明地表现了
A.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已经是台湾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
B.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所认同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D.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陈寅恪先生在《陏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提到:“盖自汉代学校制度废弛,博上传授之风气止息以后,学术中心移于家族”。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一书中概括性地说到:“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典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以上两段史料可以推知
A.魏晋时期官学的发达_
B.九品中正制出现的原因
C.家学体系弊端日显
D.儒学渐入普通百姓家
2017-10-10更新 | 582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第七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李斯,生于战国末年的楚国,年轻时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之后来到秦国,被秦王任命为客卿(在本国担任官员的他国人)。当时韩国人郑国以修筑渠道为名,来到秦国做间谍,不久被发现。许多大臣向秦王谏言要把秦国的客卿一概驱逐,李斯也在驱逐之列。于是李斯上书说:“陛下您排斥客卿而使他们为其他诸侯国建立功业,使天下有才之士不敢进入秦国,这是借武器给敌人。”于是,秦王废除了逐客令,并提拔李斯为廷尉。二十多年后,秦国统一天下,李斯被任命为丞相。秦朝初年有大臣建议恢复分封制,李斯坚决反对,他认为郡县更有利于君主控制和国家稳定。李斯还提出民间任意批评朝廷的法令制度,会导致君主权力威望下降,除了医药、占卜、种植等书,应该把《诗》《书》及诸子百家著作清除干净,秦始皇采纳了他的建议。

——据《史记·李斯列传》

(1)根据材料,概括李斯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李斯对秦历史发展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对该诗认识正确的是
A.“铁壁合围”是指国民党政府对中央苏区进行的第五次“围剿”
B.“别红都”是指红军离开井冈山根据地进行战略撤退和转移
C.“舵手易”是指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上新途”是指中共开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