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代后期,新思想的因子在江浙一带表现得尤其活跃,几个反对传统理学和礼教的著名人物,都曾在这一带散布过他们的影响。明末清初,一批闺秀诗(词)人脱颖而出,商景兰首开闺阁中结社联吟之风。浙江杭州的“蕉园诗社”创办于清朝康熙年间,最早由顾若璞、顾之琼发起。各位闺秀皆出自举子士人之家,她们的父亲或是进士、举人、诸生,或是丞相、翰林、县令,兄弟也不乏举子文人。诸闺秀的诗友多为家族中的成员,有着各种姻亲关系。据《杭郡诗辑》载,林以宁(蕉园诗社的代表人物之一)“少从母氏受书,取古贤女行事谆谆提命,而尤注意经学且愿为大儒”。蕉园诗社“月必数会,会必拈韵分题”。她们聚会频繁,且创作热情高涨,常常“吟咏至夕”。

——摘编自李国彤《女子之不朽——明清时期的女教观念》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蕉园诗社及其诗人群体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蕉园诗社兴起的因素。
2024-04-25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代部分典籍对乡间私学的记述(部分)。

记述

出处

(开元二十一年敕令)许百姓任立私学,欲其寄州县受业者亦听。苏冕等《唐会要》
予于平水市(浙江会稽县东—乡间草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诗。召而问之,皆对曰:“先生教我乐天(白居易)、微之(元慎)之诗”。元稹《白氏长庆集序》
(唐朝窦易直)家贫,就业村学教授。赵璘《因话录》
上表可用于说明,当时(       
A.社会文化环境宽松B.科举选官制度渐趋完备
C.诗歌创作受到推崇D.私学注重规范幼童行为
2024-04-16更新 | 192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下列关于秦汉历史的记述,集中反映了(     
文献记述出处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史记·秦始皇本纪》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B.家国同构模式形成
C.大一统国家的构建D.民族认同不断增强
4 . 下表是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叶前后考试内容(局部)的对比,考试内容的差异反映的实质是(       
项目英国文官制度(机械性·文书助理级考试)中国科举制(乡试)
考试内容必考:英语、数学、普通知识。任选一门:经济、地理、历史、德文、法文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文五篇;策问五道,并问经史时务、政治
A.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差异B.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差异
C.中国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到制度的升华D.英国选官制度是对科举制的借鉴发展
2024-03-02更新 | 117次组卷 | 36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杜牧在《冬至日寄小佳阿宜诗》中写道“一日读十纸,一月读一箱。朝廷用文治,大开官职场。愿尔出门去,取官如驱羊。”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B.选官制对社会风气的导向
C.崇文抑武政策的实施D.儒学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A.对环境破坏的伤感B.热爱和平的态度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D.爱国忧民的情怀
2024-01-05更新 | 51次组卷 | 89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兴城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唐朝是我国音乐艺术发展的全盛时期,各民族的器乐、歌唱竞相齐放,而与音乐密不可分的诗歌创作也进入鼎盛时期,唐代的音乐诗有一千五百多首,描写乐器和器乐的诗篇有三百余篇。这表明唐朝(  )
A.音乐与诗歌盛行B.重现周代的礼乐文化
C.文化开放包容D.崇尚阳刚力量之美
2024-03-17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7月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2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英国文学旅游兴起并成为一门产业。民众仿效16世纪以来贵族“欧陆游学”传统,参观英国知名作家的出生地、故居和墓地,探访文学作品中描述之地,以求“更深刻地理解熟悉的文本”。

地处偏僻的斯特拉特福,因是莎士比亚出生地而成为旅游胜地。1847年出版的《英国最杰出诗人的故居和常去之处》配以版画介绍英国作家故居,深受读者欢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有乔叟、斯宾塞等众多作家的墓碑或纪念碑,备受游客青睐。人们还将文学作品视为“旅游指南”,前往伦敦、罗切斯特等地,与作品中的人物“邂逅”,“跟随哈代想象出来的人物的活动轨迹游览他们的故土”,领略司各特作品中描述的苏格兰高地风光,寻找历史记忆。“莎士比亚之乡”“哈代之乡”“司各特之乡”等英国文学之乡成为一道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摘编自(法)马克布瓦耶《1621世纪西方旅游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文学旅游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英国文学旅游的影响。
9 . 如表列举了唐宋时期三位诗人的诗句。诗句中描述的现象反映了当时(     
朝代作者作品诗句
晚唐姚合《庄居野行》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北宋梅尧臣《闻进士贩茶》浮浪书生亦贪利,史笥经箱为盗囊。
南宋陈普《古田女其一》插花作牙侩,城市称雄霸。梳头半列肆,笑语皆机诈。
①商业活动主体多元   ②新的经营方式出现
③社会环境相对开放   ④人身依附关系增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2-0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12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湖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乡饮酒礼是我国古代一种融合礼、乐、诗教于一体的礼仪制度。明代对乡饮酒礼的规定甚为严格:规定了主持乡饮酒礼的人,在乡闾里社为有贤能的长者;宾客分明等级,以贤德和年龄为标准,犯法之人需被单独列出。由此可知明代乡饮酒礼(     
A.以重塑社会秩序为宗旨B.创新了周礼的基本内容
C.利于推行基层道德教化D.是基层治理的一种形式
2023-12-01更新 | 854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