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人中流行的一首歌曲唱道:“有位残忍无情的国王,超出了诗人的想象;一位暴君自天而降,白人奴隶都熟知,此无情的国王就是蒸汽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英国(     
A.生产工具改进强化了等级观念B.工业革命后两大对立阶级产生
C.国际工人运动已走向国际联合D.工人运动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列那狐故事诗是12—14世纪法国最出色的文学成就之一。故事诗以“禽兽”喻人,其中狮子象征国王、笨拙凶狠的熊象征大封建主、笨驴象征教士、灵巧狡猾的列那狐象征市民,当列那狐和其他动物展开斗争时,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列那狐。这一文学作品(       
A.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崛起B.沉重打击了法国的封建政治体制
C.加速了欧洲的思想解放D.抑制了贵族的专横和教会的贪婪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

《汉书•循吏传》载,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其治视民如子”,劝民农桑,去末归本,为政勤勉有计谋,“好为民兴利”,尽力使百姓富起来。他亲自指导农耕,常出入于田间,住宿在民家,很少有安闲的时候。“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尊他为“召父”。《后汉书•杜诗传》载,杜诗,担任郡功曹(官名)时,爱民如子,事事替百姓作主,由是全郡百姓家家粮丰衣足。百姓拿他与以前的召信臣相比,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南阳人为纪念这两位太守,修建了一座“二信守祠”,俗称“父母祠”。“父母官”一词由此而来,成为百姓对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的敬称。

——据《汉书》《后汉书》整理


解读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关于材料的论题,并就所述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准确概括材料,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文人画获得了突出发展,几乎占了画坛的绝对统治地位,又对今天的“中国画”产生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中国诗、书、画、印的关系,有外在的,还有内在的。文人画强调抒发主观情绪,不趋附大众审美要求,借绘画以示高雅,表现闲情逸趣,强调人品画品统一。文人画要求画家要有诗的修养,书法的修养,还要有篆刻的修养。中国画之所以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绘画不同,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文人画的出现,可以说在中国绘画史上创造了一个新的时代,起了质的变化,它不仅仅有“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还起到陶冶人性情的作用,审美的范围也扩展了。

——据林木著《明清文人画》等

材料二所谓文艺复兴,就是“重加革新”这个意思,也就是说笼罩在中世纪阴郁沉滞的气氛中的社会,重新呈现出面目一新的景象。所谓商人是具有自由精神的人。王公贵族和骑士注重规律、节制和服从,而商人市民则注重自由竞争。他们富有进取精神,是活跃的,而且喜欢变化。在中世纪,不论宗教、道德,还是艺术,都是保守、严格、贫乏的。到十四世纪以后,一种明朗欢快的气氛来到了。绘画也一样,在商人们的自由主义中产生的新艺术,构图富于变化,色彩明朗,线条生动活泼,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市民的欢迎。画家们只要是画了非常出色的画,就可以压倒别的画家,而且遵循自己个性的人作起画来更能得心应手。他们有意无意地开始注重个性和独创,因为自由竞争,画家也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绘画朝着商品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据(日)相良德二著《西洋绘画史话》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文人画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文人画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呈现不同特点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绘画创作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人笔下涌现出诸多“好孩子”形象。比如,赵令赫“幼而秀颖,自异于群儿中。记识敏悟,四岁受《孝经》,六岁通《论语》,七岁能为二韵诗。丧父,哀毁如成人”。这表明宋代(     
A.儒学逐渐向基层渗透B.律令儒家化特征明显
C.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D.政府对社会控制松弛
2022-11-08更新 | 830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安居育才卓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以诗证史是史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表中宋人诗句与其可以反映出的历史现象对应正确的是诗句(     
诗句历史现象
A碧豆密争桑荫底,绿荷杂出稻花中土地利用率提高
B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斗升求市人赋税征收货币化
C日薄人家晒蚕子,雨余山客买鱼苗雇佣劳动普遍化
D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人身控制的减弱
A.AB.BC.CD.D
2022-10-27更新 | 3644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遂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辽宋夏金近400年的对峙格局中,宋朝以据有“中土”、代后周政权之正统自居;辽圣宗专作《传国玺诗》宣扬“天子符瑞”尽归于辽;金太祖则诏告天下“今欲中外一统”。其间虽有争战,但“战”是统一之战,“和”是“君臣”“叔侄”之和。这反映出该时期(     
A.民族交融逐步消解民族差异B.正统之争成为战争的根源
C.和平交流是民族关系的主流D.政权并立中呈现出内聚性
8 .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教育改革是其重要内容之一,王安石在太学中实行“三舍法”,规定上舍生学行优秀者,或授官,或可直接参加省试、殿试。同时,颁布《三经新义》作为学校统一教材,此书对《诗》《书》《周礼》三部儒家经典重新加以注释而成。在科举改革方面,废除明经诸科,只以进士科取士。王安石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充实完善儒家思想B.争夺变法的主导权
C.寻找变法理论依据D.完善发展科举制度
2022-04-02更新 | 1084次组卷 | 10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4届高三补习班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材料 秋瑾,号竞雄,又称鉴湖女侠,浙江省山阴县(今绍兴市)人。1904年她与陈撷芬发起成立中国第一个妇女革命团体“共爱会”。19071月,秋瑾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她在上面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不仅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妇女所处之悲惨境遇,而且还探讨了摆脱这种境遇的途径。首先,秋瑾自己以身作则,毅然结束不幸福的婚姻,与王廷钧离婚,而且敢于仗义执言,劝导别人摆脱不平等的婚姻。其次,她在一篇演说词中号召:“如今好学堂也多了,女子工艺也兴了,但学得科学工艺,做教习、开工厂,何尝不可自己养活自己呢!”秋瑾还提倡在中国创办女学,因为“女学不兴,种族不强”。她还先后创办了明道女学,寻溪女学等。值得一提的是,秋瑾认为妇女只注重自身的解放还不够,还要积极参加到政治斗争中去。秋瑾不仅是一个女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个诗人。她写了大量诗歌,表现了她坚决的革命意志和沸腾的爱国主义热忱。“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诗句,充分表现了诗人为革命而准备献身的精神。

——据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和杨晓梅《思潮涌动与近代中国》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秋瑾认为解放妇女的主要途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秋瑾体现的时代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孔子整理编订的古代文化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除《乐》毁于秦火,其他五部经典传承至今,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下列关于五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推崇儒学,设五经博士
B.《诗》奠定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传统的基础
C.五经等儒学经典后来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
D.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贵族子弟到内地学习《诗》《书》
2022-01-12更新 | 3704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遂宁高级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