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部分研究成果表

作者标题
①朱荫贵《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2012年)
②问昕《辛亥革命与中国民主政治》(2012年)
③张翔等《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贡献分析——基于1895-1926年宏观经济数据统
计分析》(2011年)
④关凤利《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历史贡献及其失败教训》(2012年)
杨丽坤《论辛亥革命涤荡下的思想现代化》(2013年)

材料二   辛亥革命对社会转型的界标意义,明显超过1840年的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起点。

——沈渭滨《论辛亥革命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兼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就材料二中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的观点,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类说明这一观点成立的理由,(要求:先分类,然后写出序号,再进行说明)。
2 . 以下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中英部分武器装备数据对比,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距
B.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差距
C.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距
D.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3 . 《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

由此推断
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
B.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
C.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
D.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
2021-06-0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明代内阁大臣在阁年限统计情况。这一现象
年限1年以下1~2年2~5年5~10年10~15年15~20年20年以上
阁臣数(人)3037422512154
占比(%)18.6322.9826.0915.537.456.832.49
A.削弱了国家政策的稳定性 B.反映了明朝官僚机构的膨胀
C.说明了内阁辅助作用不大D.促进了官吏队伍的年轻化
2021-10-14更新 | 1481次组卷 | 59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大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5 . 据学者统计,汉武帝时期选用的官员有来自儒家的董仲舒、公孙弘,法家的张汤、桑弘羊,黄老学派的司马迁和杂家的东方朔、纵横家的主父偃。据此可知,汉武帝时期
A.思想文化活跃B.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推行外儒内法D.适度发展百家思想
2021-06-0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元明清时期书院统计

朝代

官办书院

民办书院

性质不明

其他性质

合计

宋代

110

509

101

0

720

元代

51

181

63

1

296

明代

972

507

216

4

1699

清代

2200

935

721

22

3878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 1000 户以上的大镇多分布于苏 、松、太、常、杭、嘉、湖一带,其中 太湖周边的苏州与浙西各地不乏 10000 户以上的巨镇。到万历以后,市镇总数不下 200 个,这 些市镇之间的间距以 12 里至 36 里为较常见的模式,形成各市镇平均距离约 10 多里路的水乡 市场网络体系,小农赶集一般半日可以往返。每个市镇都有一定范围的四乡村落作为相对 固定的“乡脚”,这是市镇赖以繁荣的土壤。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出现棉花和棉 织、蚕桑和丝织、米粮等专业市镇。

——摘编自任放《二十世纪明清市镇经济研究》

材料二   从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开始,许多城市的经济逐渐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大多数农民从 农村流向城市后也从事工商业和其它行业并成为城市居民。在近代城市中聚集了各种社团 以及工商、金融、科学、文化、教育、新闻等机构,城市逐步发展成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服 务的中心。为此许多城市开始制定城市交通卫生、市政管理等法规,建立了城市治安、消防、 警署、医院等机构。在城市中,几代同堂的大家庭解体,代之而起的是人口简单仅由父母及未成年子女组成的小家庭。

——摘编自张转玲《论近代中国的城市化》

材料三   1949—2009 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9》《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2009》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江南市镇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现代中国城市化发展呈现的阶段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阶段简析其原因。
2021-06-01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结合所学中国史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1-06-0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1947年2月上海《大公报》对586位民众政治态度的民意调查统计
问题赞成人数反对人数
对美军驻华的态度4538
对美国现行对华政策的态度61464
对民国宪法的态度124381
对内战的态度34535

该调查说明
A.中共在内战中已占上风B.《大公报》坚决反对国共内战
C.美国实施扶蒋反共政策D.民众失去对国民政府的信任
10 . 据清代档案《户部汇题各省民数谷数清册》统计,咸丰元年(1851年)尚有完整的全国人口记录,咸丰三年起,南方多省册报残阙,人口遽降。造成种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起义爆发,冲击了旧的统治秩序B.清朝吏治腐败,户籍管理混乱
C.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百姓流离失所D.清政府调整政策,放松了户籍管理
2020-06-06更新 | 345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攀枝花十五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