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1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后,有人预言它很快就会倒塌,但它却发展了70多年。其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启蒙运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它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C.拿破仑沉重打击了法国的保皇势力D.法国共和力量坚持不懈的努力
2024-02-2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米易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马克思曾经指出:两党制,无非是资产阶级“轮流地使政权从一只手中放下,又立即被另一只手抓住”。马克思的这句话主要表明(     
A.形式上是两党,实质上是一党
B.两党制的特点是两党轮流执政
C.实行两党制的国家中的政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D.两党制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工具
2024-02-2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米易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这表明王安石实行免役法主要是为了(     
A.发展农业,奠定富国强兵基础B.丈量土地抑兼并,减轻农民负担
C.抑制土地兼并,减轻农民负担D.抑制高利贷盘剥,解决贷款问题
2024-02-2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米易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张寒晖,人民艺术家,与洗星海、聂耳并称“音乐三杰”。1925年,张寒晖在北平国立艺专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寒晖用古老民歌《三国战将勇》的曲谱填写了《可恨小日本》,还以《满江红》的曲调填写了《告我青年》,号召青年“激奋进,齐赴国难”。1936年夏,张寒晖到西安北城门外东北难民集中的地区走访,与东北军的官兵和家属攀谈,听他们控诉“九一八”日本鬼子的罪行,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思恋。他利用家乡独特的地方戏——定县秧歌中凄惨的“大悲调”,结合慷慨激昂的河北梆子进行谱曲,创作了震撼人心的歌曲《松花江上》,一经面世,即被疯狂传唱。之后,在陕西省委接应下,他进入陕甘宁边区。从陇东民歌《磨炒面》的曲调中得到灵感,1945年他填词创作了著名的《军民大生产》,曲子清新明快,歌词生动活泼。该歌曲后改为表演唱,并设计了一套舞蹈动作,在前线慰问时,受到了边区军民的热烈欢迎。

——摘编自延安日报《张寒晖:人民艺术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寒晖音乐创作成就突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艺术作品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意义。
5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4912月,农业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把推广良种作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之一,并制定了《五年良种普及计划(草案)》,动员广大农民选育优良品种。到农村改革前,基本形成了县良种场为核心、人民公社(生产大队)良种场为桥梁、生产小队种子田为基础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19784月,国务院批转了农林部《关于加强种子工作的报告》,批准在全国建立省、市、县三级种子公司。2000年《种子法》实施之后,大量民营种子企业开始出现;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出台,引进了一批优良品种、种质资源,也吸引了部分育种人才。经过长期的发展,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制种基地和152个制种基地县,保障了70%以上农作物用种需求;240家核心育种场和9500多家扩繁基地能够保障全国3/4的畜禽用种需求;934家水产原良种场及育种中心提供了40%的水产苗种。农作物种子年进口量约占国内用种总量0.1%,且以蔬菜种子为主。主要农作物和畜禽品种具备核心竞争力或种源可控,如果出现极端断供情况,总体上也不会出现“卡脖子”现象。

——摘编自孔祥智《必须彻底解决种质资源“卡脖子”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种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对种业发展的影响。
2023-11-13更新 | 83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24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大多鼓励人口增长,与之不同的是,商鞅注重人口调查,是历史上组织全国范围人口调查的第一人。他理性地看到了人口与土地之间存在着矛盾,强调人与地的对比关系。汉代徐干提出:“国以之建典,家以之立度,五礼用修,九刑用措者,其惟审民数乎!”宋以降,人口问题突显,苏东坡有“古者以民之多寡为国之贫富,……然以今之法观之,……非徒无益于富,又且以多为患。”的论断。马端临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人口质量问题,指出:“民之多寡不足为国之盛衰”。轮嘉时期中国人口快速膨胀,学者洪亮吉在其《治平篇》《生计篇》中,看到人是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的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关系,提出“天地调剂之法”与“君相调剂之法”解决人口问题。

——摘编自吴洁生《中国20世纪以前人口资源环境思想探要》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在政策和舆论上主张积极、宽松的人口生育政策,创造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世界“奇迹”。“鼓励”性人口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过快增长与社会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不断凸显,19572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计划生育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持辨证地看待“人口众多”的两面性,将计划生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以人均水平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标准,将提高人口素质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人口形势新变化,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作出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战略决策,我国人口工作思路和方法实现历史性转变。

——摘编自尚旭辉《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口思想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导致宋以后人口思想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七十年代我国人口思想带来的积极作用,如何理解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发展变化。
2023-11-13更新 | 124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24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11年12月5日,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向英国政府报告:“中国所有口岸的海关税收现已完全置于海关税务司的控制下,供偿付和赔偿之用。”27日,英国第3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安格联说:“各地革命政府都已确认自己的义务,把关税全部汇解总税务司账内,清政府也把北方各口岸税收交给税务司管理。”这表明(     
A.辛亥革命取得了英国政府支持B.英国意图维持在华的独霸地位
C.关税主权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D.政局变化未触动英国在华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中秦朝的举措(     
A.推动社会文化的多元化B.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不利于统一的封建国家形成D.促进各地区的交往交流交融
2022-07-17更新 | 537次组卷 | 26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商朝卜辞中多次出现“丧众”(“众”为农业生产者),并有商王为“众”之事祈求祖先保佑的记载,这反映了商朝
A.民本思想孕育B.神权束缚摆脱C.井田制度瓦解D.人身依附加强
2022-05-31更新 | 29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三)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