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奔成都,途中发生兵变,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以下为若干记载。有学生以下述材料探究杨贵妃之死,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唐)刘禹锡
《马嵬行》
上令高力士诘之,回奏曰:“诸将既诛国忠,以贵妃在宫,人情恐惧。”上即命力士赐贵妃自尽。(五代)刘昫等
《旧唐书》
上曰:“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高力士曰:“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A.《马嵬行》选材来自传说,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
B.《资治通鉴》较多细节描写,还原了杨贵妃之死的真相
C.《资治通鉴》成书晚于《旧唐书》,故可信度相对较低
D.《旧唐书》《资治通鉴》作为史料,应注意作者的立场
2021-06-09更新 | 4082次组卷 | 48卷引用:四川省阿坝州茂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均田制下按丁计征的租庸调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逃户现象成为唐代中叶时国家极为头痛的问题,故政府不得不实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这体现了唐朝
①由“税人”到“税地”的发展趋势②土地制度转型下的被迫调整
③使农民负担长期无法改善 ④制度混乱造成阶级矛盾尖锐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二战后法国总统戴高乐强调,“它们(欧洲各国)的起源、它们的地位、它们的雄心是根本不同的……建设欧洲的支柱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国家……让我们把主权交给超国家的议会的话,与法兰西共和国的权力和义务不相容。所遵循的道路应是国家之间有组织的合作。”这反映出戴高乐(     
A.主张建立国家联盟的欧洲B.反对战后欧洲合作
C.对欧共体建设的积极推动D.强调法国霸主地位
4 . 中共十九大以后,西方媒体对此报以强烈关注。如美国《华尔街日报》就认为,中国共产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这引起许多中国人的共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共十九大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B.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工业国和落后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C.当前党和国家的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我国已经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 .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说:“人言农桑衣食之本,然弃本逐末,鲜有救其弊者。先王之世,野无不耕之民,室无不蚕之女,水旱无虞,饥寒不至……朕思足食在于禁末作。” 这表明朱元璋认为(     
A.明代农业经济发展已停滞B.农业与家庭手工业需紧密结合
C.工商业是国家发展主要动力D.应继续推行前代重农抑商政策
6 .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预见到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动摇的阶级,他们在革命高涨时将要分化。其右翼将跑到帝国主义方面去。其后又在《新民主主义论》再次提出:“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是异常软弱的。” 这里反映了近代资产阶级的哪一特点(     
A.区域分布不平衡B.资金少规模小
C.技术力量薄弱D.斗争具有妥协性
2021-05-07更新 | 146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917年的四月会议上,李可夫反对列宁的新选择,他认为社会主义应当从别的国家产生。而列宁则指出:“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不是一种跳跃,而是一条摆脱业已造成的经济破坏的实际出路。既然无产阶级已经不能摆脱现状,革命就要继续前进。”这主要反映了(     
A.俄国社会革命的基础较薄弱B.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
C.二月革命适应俄国社会发展D.俄国共产党内部已形成分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某部著作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做出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该部著作是(     
A.《四月提纲》B.《资本论》C.《共产党宣言》D.《国富论》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社会要求把农业管理作为封建国家行政管理的首要对象,要求各级官吏都要抓农业生产,体验农民的艰辛……确认农民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突出调动农民生产劳动积极性的问题……从一般社会管理的角度来看,它包括“厚生”(发展农业生产)、“输财”(整治道路)、“遗利”(兴修水利)、“宽政”(薄征轻敛)、“匡急”(社会扶恤)、“振穷”(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

——摘编自赵敏《中国古代农业管理思想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原因。

材料二:汉武帝时桑弘羊(公元前153—前80年)辅政,为了打击“不佐国家之急”、使“黎民重困”的富商大贾这股兼并势力,重新实行盐铁专卖,并创行均输(官营贩运贸易)、平淮(官营零售贸易)、榷酤(酒类专卖)等法。另外汉律规定,商人另立户籍,其地位低于普通农民。

——摘编自吴慧《中国古代商业》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反应了中国古代哪一经济政策,试评析其对中国古代社会造成的影响。

材料三:(清政府)对于出洋的水手、客商,防范极严,“各级腰牌,刻明姓名、年貌、籍贯,庶巡哨官兵易于稽查……为了限制外国人的行动,清政府还指定了种种苛细繁杂的条规和章程,如所谓“防夷五事”、“民夷交易章程”、“防范夷人章程”等等,禁止外国妇女进广州城,外国人在广州商馆居住,不准擅自出入。

——摘编自鲁尧贤《明清闭关锁国的危害和教训》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海禁”及“闭关锁国”政策形成的原因,试评析其对中国古代社会造成的影响。
2021-05-0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张传玺在1985年统计中认为我国出土两汉时期铁犁铧的地区自北向南,有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福建、四川、云南、贵州等十余个省,出土数量有数百件之多。这反映出汉代(     
A.铁犁牛耕技术已经普及B.北部地区农业耕作发达
C.铁制农具使用地区较广泛D.耕作技术逐渐发展完备
2021-05-0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