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61 道试题

1 . 唐朝时期的绘画题材以释道人物画为主,但至五代时期,绘画题材则转变为山水、花鸟、人物等多种题材并驾齐驱。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治衰颓的社会现实B.儒学正统地位的消亡
C.包容开放的思想潮流D.民族交融趋势的加强
2024-03-2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2 .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兵学提倡“以礼为固,以仁为胜”,主张“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而春秋后期至战国时期的兵学则强调“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舍为变”。这一变化表明(       
A.法家农战思想盛行B.儒学社会地位下降
C.传统价值观念改变D.国家统一趋势加强
2024-05-2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五)历史试卷
3 . 综合如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约1770约1790~1793约1830~1835
数额(百万英镑)140175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年份175517971835
指数42.7442.4878.69
A.生产力巨大飞跃并成为世界工厂B.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C.国民总收入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D.工人工资持续大幅度提高
2024-05-1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学校卓越联盟发展计划项目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997年5月,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双方宣布“中法两国应承前启后建立长期的全面伙伴关系”。1998年,中英两国宣布发展全面伙伴关系。同年,中国同欧盟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一时期中欧关系的发展(       
A.推动了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B.反映了世界格局的根本性变化
C.得益于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D.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兴起
2023-12-26更新 | 124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印度原始佛教追求涅槃,主张修行实践,不拜偶像。魏晋至隋唐期间,佛教杂糅了宗法观念和儒家思想的轮回学说变成了天理轮回、报应不爽的理论。对涅槃超脱的追求变成了对来世幸福的追求,修行实践变成了布施求福。这种变化说明(     
A.封建礼教观念受到冲击B.佛教呈现本土化趋势
C.隋唐统治者推崇佛教D.佛教在中国传播受挫
2023-11-25更新 | 92次组卷 | 19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6 . 2008—2014年,金砖国家经济平均增速比发达国家高4—8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持续上升,从15.1%升至21.3%,同期西方七国集团(G7)占比从52.8%降至46.6%。这一变化(     
A.反映了西方国家实力衰退B.有利于改善全球治理体系
C.说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D.源于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
2024-03-17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名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如图是1500年以来海上单极的相对权利变化曲线图,据图可知,造成E段后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苏争霸与冷战格局B.资本主义的经济滞胀
C.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D.和平发展是时代主题
2024-03-1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新民说》,鼓吹个人从各种共同体中解放出来,成为现代民族国家强盛所要求的健全“国民”。到五四时期,“新民”说被“新人”说取代,“新人”是“人类中的一个人”,而不是“国家”中的一个“民”,陈独秀甚至明确提出“国家也不过是一种骗人的偶像”。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民众民族主义意识空前高涨B.中外文明融合趋势逐渐加强
C.知识界对西方文明有所反思D.马克思主义已成为思想主流
2024-06-0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六)历史试卷
9 . 20世纪70年代初,尼克松曾在讲话中提到:“从经济角度看,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国家,世界也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从经济状况和经济潜力看,当今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这意味着,与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所处的地位相比,美国面临着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挑战。”材料反映出(       
A.美国民众对当时国际形势的清晰认识B.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C.影响形势变化的关键在于冷战的发生D.美国在国际中将不再发挥作用
2024-05-3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魏晋有户调之制,北朝因之,及唐而有租庸调之名。租者田租,即今之田赋;庸者力役,若不役,出绢而当庸直;调则户税,各随乡土所出,岁输绢绫纯绵,其无蚕桑之处,则输布麻。惟田赋不计亩而计丁或户,与均田制度相辅而行。逮唐之中叶,均田制度坏,籍既失实;富者田多而税不增,贫者田失而税不减,遂致人流亡,国课大减,于是以亩定税,敛(征集)以夏秋。

——摘编自万国鼎《中国田制史》

材料二 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这也是明代“一条鞭法”等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清代康熙帝时,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时实行“摊丁入亩”。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初租庸调制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分析租庸调制改为两税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唐朝到明清时期赋税制度的发展趋势及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