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16世纪至17世纪欧洲商贸机构(部分)

时间国家机构名称
1531荷兰安特卫普商品交易所,证券交易所
1580意大利里亚尔布市场银行
1600英国大不列颠东印度公司
1621德意志纽伦堡银行

材料二   早在1680年,英国议会中就有人提出反对印度棉织物输入的议案,1700年、英国议会宣布了禁止输入,贩卖和使用印度、波斯和中国染色棉织物的命令,进入19世纪后,英国工业资本提出自由贸易的要求,英国对印度的贸易有所改变,1813年后、英国的棉纱和棉织品充塞了印度市场,1814-1835年,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纺品,从不到100万码增加到5100万码以上,印度还成为英国工业生产的原料产地。

——摘编自苏黎《印度近代后期对外贸易浅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欧洲商业经营方式出现的新变化,并简析出现这些新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对印度贸易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对印度的影响。
2024-04-0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   中国驿道网络构建源于先秦时的信息传递,商代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称“驲传”,周代始筑“大道”用于王室同诸侯的联系。至周代驿道网络已见雏形。秦并六国后大修驰道,推行“车同轨”等政策,极大促进了国家驿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汉唐时期,驿道交通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网络也更趋完善。唐代以京城长安为中心修筑的驿道交通线覆盖全国。元朝疆域辽阔,各种军事行动频繁,因之所构建的驿道交通网络比前代规模更大,组织也更加严密。为加强对辽阔疆域和繁多政区的有效控制,清康、雍、乾三朝苦心经营,集历代驿道交通建设之大成,又据本朝特点加以“损益”,最终构建出中国历史上效率最高、驿路分布最广、组织也最为复杂的驿道交通体系,使中国古代交通达到了鼎盛时期。作为古代中国城市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众多行政中心城市的有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表明,与驿道交通建设一样,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动力最主要是来自于封建专制王朝的政治需要。为实现对各地城市的控制与管理,历朝统治者除了推行文官制度派出各级官员到各城市实现统治外,加强朝廷与各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也就成为其必然的选择。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代中国驿道交通格外发达的原因之所在。通过驿道网络,朝廷便可以便捷地与各级城市进行信息、物资和人员的交流,从而实现王权对于辽阔疆域的控制与管理。这样也就形成了古代中国驿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的紧密关联,驿道交通网络遂成为行政中心城市体系正常运转的基础性保障。

——摘自鲍成志《古代中国交通网络变迁对城市体系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交通网络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交通网络变迁对城市体系发展的影响。
3 . 某教师在对中国近代史上某一历史事件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设置了如下探究环节,其中“?”处最恰当的表述是(     
主题
层次变化
国家从王朝帝国到民族国家
社会从儒家秩序到民主自由
人民从天子臣民到国家公民
A.民族国家的构建B.封建帝制的覆灭C.民族经济的发展D.共和政体的建立
2024-03-1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明清时期,在江南等经济发达地区,传统单一的农业经营方式已被突破,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对经济作物进行一些初级加工,或兼营相关副业,获取更多的收入,以弥补粮食生产之不足。这说明明清时期(     
A.重农抑商有所松动B.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商品经济持续发展D.粮食生产遭到破坏
2024-03-1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唐代律诗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内容涉及个人理想、政治诉求等。宋词在句式上较为灵活。内容上也更多地描写内心的情感与感动,且多数与音乐结合,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审美情趣。这一变化反映了(     
A.文学水平影响作品质量B.社会发展影响文学创作
C.政治局势推动文学发展D.理学兴盛导致诗歌转型
2024-03-18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1986年12月5日,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指出:“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给经营者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可积极试行机赁、承包经营。这得益于(     
A.城市改革的全面展开B.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C.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024-03-1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汉书·诸侯王年表》:“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据此可知,汉初在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是(     
A.维护边疆安定B.加强地方治理C.巩固国家统一D.保护刘姓政权
2024-03-1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如表为1937-1945年日本陆军兵力分布简表,其中数据主要说明了(     
时间日本陆军总师团数在中国师团数在太平洋及东南亚师团数
1937年底2421
1939年底4034
1941年底513510
1942年底703715
1945年底1685344
A.日本法西斯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敌人B.日本侵略重点逐渐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
C.中国始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D.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贡献巨大
2024-03-1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2世纪以后,西欧贸易区域逐步形成,各地经济联系普遍加强,领主们在庄园内部弃农经商,以谋厚利,使庄园自然经济为货币经济所排挤。这一趋势(     
A.导致了商业中心的转移B.推动了世俗王权的强化
C.巩固了天主教会的统治D.阻碍了中世纪城市发展
2024-03-18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贵州普定穿洞遗址存在于距今5.5万年至距今8000年,2024年最新考古发掘收获了数量丰富、类型多样、加工精致的骨角器进一步证实该遗址是目前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出土磨制骨器数量最多、类型最丰富的古人类遗址,为研究中国乃至东亚史前磨制骨器的源流、技术特征和时空分布提供了重要信息。据此可知,穿洞遗址(     
A.跨越了新、旧石器时代B.出现了权贵阶层
C.迈入了阶级社会的门槛D.出现了贫富分化
2024-03-18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