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是德国学术界域外区域研究机构一览表。这些机构的成立主要是基于(     

1887年

东方语言学院在柏林大学成立

1891年

“德国殖民委员会”成立

1898年

德国农业、贸易和工商业殖民学校建立

1900年

汉堡“航海病和热带病研究所”成立
A.工业革命推动了近代文化发展B.海外殖民地重要性的不断增长
C.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54年3月,随着法军在印支地区军事失利,美国不断向法、英两国施加压力,要求三国通过“共同行动”扩大在越南等地的战争,以“遏制共产主义扩张”,法、英两国均表示不能承担军事方面的义务。这表明(     
A.西方国家战略重心转向亚洲B.西方阵营内部面临利益分歧
C.冷战结盟形式发生明显变化D.传统殖民强国放弃对外扩张
3 . 1824年,法国企图干涉哥伦比亚独立,哥伦比亚向美国提出请求,希望按照门罗宣言的精神与美国结盟,但美国却没有答应这一请求。1895年的“委内瑞拉危机”,美国总统克利夫兰的强硬态度迫使英国同意坐下来与委内瑞拉谈判,和平解决了领土争端。这反映出(       
A.门罗主义推行以国家实力为基础B.援助哥伦比亚违背了门罗主义
C.美国对拉丁美洲各国主权的尊重D.美国反对改变拉美被殖民现状
4 . 1964年的中法建交,被西方媒体称为“外交核爆炸”,震惊世界。以下材料选自与中法建交相关的解密档案。这些档案揭示出(     
档案标题档案时间档案内容(节选)
戴高乐致汝拉省参议员埃德加·富尔的信1963年
9月26日
您务必与中国主要领导人多加接触,若确定人民中国的确希望与法国建立官方关系,请务必告知中方,法国也有同样的意愿。
美国驻法国大使馆致国务院电1963年
12月16日
我问戴高乐,法国正考虑与中共建立外交关系,这还需要多久会成为现实。戴高乐说,既然这是有关将来的问题,他无法回答。
德国方面关于德法协商会谈记录摘要1964年
1月21日
法国政府也许意识到美国将反对此事。但它希望能从美国听到理智的声音。法国十分希望,此举将有助于推动美国的政策从一种更加现实主义的立场出发来对待中国问题。
毛泽东同法国议员代表团的谈话1964年
1月30日
我们做个好朋友。在我们之间有两个根本的共同点:第一,反对大国欺侮我们。第二,使两国间在商业上、在文化上互相往来。
A.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突破的全过程B.冷战的演进与多极力量成长
C.法国极力促进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D.多方力量博弈改变国际格局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5 . 周王在畿内,诸侯在国内,各把大部分的土地,分给许多小封君。每一小封君是其封区内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世袭主人,人民对他纳租税,服力役和兵役,听凭他生杀予夺,不过他每年对诸侯或王室有纳贡的义务。材料中描述是的西周的什么制度(     
A.井田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2024-03-07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精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既已窃之矣,又惴惴然恐其主之或觉而覆之也,于是其法与令猬毛(像刺猬的毛一样)而起,质而论之,其什八九皆所以坏民之才,散民之力,漓民之德者也。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必弱而愚之,使其常不觉,常不足以有为,而后吾可以长保所窃而永世。

——严复《辟韩》

材料二   《辟韩》发表于18953月中旬,其构思和撰写时间则当在1894年冬至18953月中旬之间。这正是中日激烈交战的时期,清军节节败退,日军则步步进逼,京畿地区危在旦夕。

——王宪明《解读〈辟韩〉——兼论戊戌时期严复与李鸿章、张之洞之关系》

材料三   先生谓黄种(黄种人)之所以衰,虽千因万缘,皆可归狱(归因)于君主。此诚悬之日月不刊(指不能改动、不可磨灭)之言矣。

——梁启超《与严幼陵(严复)先生书》(1897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对于中国古代皇帝的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发表《辟韩》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例举梁启超在19世纪末为挽救民族危亡所进行的活动。
2024-01-27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2020年11月23日,是一个载入史册的不平凡的日子,我国最后9个贫困县实现贫困退出,我国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促进我国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     
A.解决人民温饱问题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4-01-2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36年,红军某先锋军发表布告:“一切爱国志士,革命仁人,不分新旧,不分派别,不分出身,凡属同情于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者,本军均愿与之联合。”这反映出了(     
A.“团结抗日”的要求B.“打倒军阀”的愿望
C.“自强”“求富”的目标D.“扶清灭洋”的口号
2024-01-2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1915年,《云南实业杂志》刊文指出:“自欧陆构兵数月以来,商滞于途,工辍于市⋯⋯今入口情形既形锐减,而出又复滞消,亟宜乘此时机,将内地制造设法扩充,足敷本国人民应用,未始非工商发达之转机。”此后,中国民族工业(     
A.迅速发展B.缓慢发展C.停滞不前D.日益萧条
2024-01-27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百姓家中有两个成年男子不分立门户者,加倍征收他们的口赋。有战功者,各按规定接受爵位;进行私下斗殴者,各按情节轻重给予大小刑罚。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专事工商末利以及因懒惰而贫困者,将他们收捕,没入官府为奴。国君宗室中没有军功记录的,不得载入宗室名册。

——《史记·商君列传》白话译文

材料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当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而“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导致我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人民温饱都成问题,国家建设百业待兴。党内外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商鞅变法的措施两条(不得照抄材料原文),评价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成功召开的历史背景,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2024-01-2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