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2021年12月13日是我国第八个国家公祭日,该纪念日是为了纪念下列哪一事件中遇难的同胞(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南京大屠杀
2023-12-08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陈天华的论著中,不仅深刻地反映了帝国主义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的民族矛盾,而且流露着深厚的不可动摇的爱国思想……基于对帝国主义无限的愤怒和对祖国深厚的爱,陈天华的反帝主张是异常坚决的,超过和他同时代的民主革命者。他大声疾呼:“改条约,复政权,完全独立。”……正视现实,寻求救亡图存的方策,是20世纪初先进人物的严重责任,陈天华就是其中一个肩负这一严重责任的人。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人物论》

材料二   20世纪初,正值中华民族抗日救亡最为危急的关头,面对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聂耳义不容辞全身心投入到了革命运动中去,以一个青年之躯,自觉担负起救国重任。聂耳与当时一批爱国音乐家一道,将音乐作为斗争的武器,代替大众呐喊,他创作的《码头工人歌》《大路歌》《前进歌》等爱国主义作品,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奋勇前进……他塑造了一批批经典的艺术形象,真切反映出社会现实的同时,也鼓舞着民众不屈不挠为国而战,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摘编自《短暂的生命与耀眼的光芒——纪念聂耳诞辰100周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陈天华爱国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聂耳音乐创作的时代价值。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时代与个人的关系。
2023-02-0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意在强调五四运动(     
A.使中华民族开始走向觉醒B.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使革命成为全社会的共识D.具有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
2023-02-0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南美解放者杯是南美顶级足球俱乐部间的重要洲际赛事,南美解放者杯由南美足联组织。举办这项著名的足球赛事是为了纪念
A.玻利瓦尔等人B.哥伦布C.提拉克D.阿拉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端午节在魏晋南北朝被赋予纪念历史名人的内涵,如晋地纪念介子推,吴地纪念伍子胥等。最终,以荆楚祭祀屈原之俗得到了广泛认同。端午节的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A.防疫和卫生意识的逐渐普及B.民族融合与南北交流的趋势加强
C.中原地区民间风俗成为正统D.儒佛道合流的局面促进思想趋同
2023-02-16更新 | 243次组卷 | 5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民族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某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2022-02-17更新 | 662次组卷 | 99卷引用:2010—2011学年云南省昆明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7 .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中国近代以来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建立的,碑的基座四周镶有十块巨幅汉白玉浮雕,其中第一块的内容就是“虎门销烟”。其主要原因在于虎门销烟(     
A.沉重地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
B.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并有效禁烟
C.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的战争
D.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
2022-07-07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战争的失败,深深刺痛了中国人因循守旧和麻木的神经,并在事实上直接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突变。甲午战争不仅促成了中国人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更重要的是让当时中国的政治精英意识到了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极端重要性。

——摘编自孙军《试论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材料二   五四爱国运动是主动地抗争,是为国家地位和民族尊严而战,体现出近代国家和民族意识的真正觉醒,并使中国人民开始清醒地认识到了帝国主义的本质,进一步看清了封建统治阶级成为帝国主义附庸的面目,开始认识到必须推翻他们的统治。

——齐卫平《理解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四个向度 》


       材料三   作为一个民族国家, 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质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摘编自齐卫平(100 年后,我们为什么还要纪念“五四"?》


(1)据材料一,概括甲午战争后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战后中国政治精英“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实践。
(2)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整体性觉醒”的表现。
(3)据材料三,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9 . 周代实行世官制,但是子孙在继承父祖职位时要经过周王的册命,受命者也非常看重册命仪式,往往铸造青铜器(如鼎、簋、盘等)予以纪念。其主要原因是
A.宗法观念的深刻影响B.周天子权威的削弱
C.敬天保民思想的传播D.青铜铸造业的发展
2022-05-29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滇池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欧美资本主义诸强迅速崛起之际,中国历史才步履蹒跚、被迫地步入近代,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的衰亡已成必然。特别是《辛丑条约》签订后,彻底堕落的满清政府已无力地处于风口浪尖之中了,虽然慈禧太后企图通过“新政”、预备立宪来力挽狂澜,但一切只是徒劳。武昌起义实际上与从前孙中山领导的反清暴动一样,按常理清廷依旧可以轻易镇压,但这次起义却成为压垮满清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清廷无力回天,这样辛亥革命成功地将中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摘编自胡绳武、金冲及《辛亥革命史稿第四卷: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材料二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更加勇敢地奋斗。

——摘编自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成功地翻开中国历史新篇章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的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