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于元在《历史的丰碑一巴黎公社》中写道:“这是马克思倡导的用暴力手段建立起来的政权,这种开创性会让世人永远纪念巴黎公社革命,其伟大功绩将永存于世。但不容回避的是这场革命是仓促而起的,是普法战争激化民族矛盾及阶级矛盾所致,不成熟的革命者有一系列战略性的失误。”这则材料主要表明(   
A.巴黎公社革命的失败是必然的B.巴黎公社革命是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
C.巴黎公社革命的发生是必然的D.巴黎公社革命是马克思直接指导的结果
2022-06-03更新 | 119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1904年,在浙江埭溪镇发蒙学堂总教习蔡绿农为其妹妹举办的放足纪念会上,众人合唱《放脚乐》歌:“放脚乐,乐如何?请君听我放脚歌。棉花塞脚缝。走路要平过。……夜间赤脚睡,血脉好调和。放了一只脚,就勿怕风波。”这反映出当时
A.民间的养生风气日渐浓厚B.妇女地位获得较大提高
C.社会环境趋于宽松自由D.教育近代化推动习俗变迁
3 . 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哀启”,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元等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改行鞠躬礼。这段材料可以反映20世纪初中国社会丧葬礼仪的基本特点是
A.烦琐而传统B.叛逆而不轨
C.简约而文明D.铺张而浪费
2022-02-25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宣告十月革命取得成功的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代表们为纪念为自由而牺牲的人们,高唱《葬礼进行曲》。歌词节选如下:

你们默默无言地带上了镣铐,因为你们不能无视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同胞,因为你们相信正义的力量永远胜过枪刀那个时代就要到来,你们所献的生命将取得光荣的代价。那个时代已经临近.专制制度将要崩溃.人们就要奋起.伟大而自由。

材料二   我们之所以走在前面,不是因为我们比其他国家的工人能干,不是因为俄国的无产阶级比别国的工人阶级高明,而仅仅是因为我国过去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

——《列宁选集》第27

材料三   我们的革命是开头容易,继续困难;而西方的革命是开头困难,继续容易。

——《列宁全集》第27


(1)材料一歌词中“水深火热”的表现主要有哪些?“那个时代”是指什么时代?俄国人民用什么方式迎来了“那个时代”?
(2)材料二中列宁强调的“我国过去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应怎样理解?该强调对马克思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是一个怎样的发展?
(3)材料三中列宁说俄国革命“继续困难”主要反映在哪些方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蹈厉”一词,原指周初《武》乐的舞蹈动作,后比喻奋发有为、意气昂扬。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说“民族精神,随抗战的发展而蹈厉。”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郭沫若1937年诗中的“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一句来纪念抗日战争。材料体现出
A.国共两党合作是抗战最终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B.抗战对民族精神的激发超越了党派与时代的限制
C.抗战时期各党派的矛盾因服从抗战大局日渐消除
D.抗战的胜利促进了国家团结并引领了政局的走向
6 .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多次在北京举办辛亥革命纪念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61年第一次举行大规模辛亥革命纪念的会议,会议指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为以后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1981年第二次举行大规模辛亥革命纪念会议,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参加过辛亥革命和在孙中山先生身边工作过的人士、华侨和港澳同胞、外国友人等出席会议。会议特别指出,对于孙中山先生的崇敬和怀念,至今仍然是把中国大陆和台湾联系在一起的强大的精神纽带。

1991年第三次举行大规模辛亥革命纪念会议,会议指出:在中华民族振兴和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辛亥革命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也是孙中山先生的遗愿。

——摘自张海鹏《50年来中国大陆对辛亥革命的纪念与评价》

2011年第四次举行大规模辛亥革命纪念活动。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说,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2021年第五次举行大规模辛亥革命纪念活动。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这个重要时刻,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和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摘编自新华网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知识和当今现实意义,谈谈你对国家纪念辛亥革命的理解。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7 . 林伯渠在纪念辛亥革命30周年时写道:“辛亥革命前觉得只要把帝制推翻就可以天下太平,革命以后经过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于是慢慢的从苦痛经验中发现了此路不通,终于走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林伯渠意在强调
A.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
B.辛亥革命没有完全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共和
C.选择马克思主义是革命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果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源于辛亥革命的直接推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上海市博物馆藏有《攻打上海县城阵亡法国官兵墓碑》,其碑文写道:“纪念因激于公义与人道而攻打侵犯上海城之盗匪,于1855年1月6日为国争荣而阵亡诸法(国)人。同国骈(并)肩作战诸友,谨立此碑。”作为直接证据,该墓碑可用于研究(     
A.中法战争的结果及其影响B.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C.通商口岸的政治经济状况D.资产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9 . 2009年9月28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0年祭奠大会上,著名书画家范曾先生做了“己丑年祭孔子文”——高山仰止:其中写道:“……唯和衷而共济,讲信而修睦。此足称万国邦交之极则,亦各族和谐之宏观……”体现了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成立初期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④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1-09-24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2年底开始,中国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举办纪念牛顿诞辰三百周年的活动。中国学者通过演讲、发表文章等形式开展了纪念活动。

牛顿诞辰纪念活动中文章和演讲的部分内容

《纪念牛顿诞生三百周年》牛顿对物理学的重要贡献一为学理与应用,二为治学方法与精神。
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徐特立演讲牛顿在吸收前人知识遗产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事物。对科技落后的中国而言,在战争困难时期继承历史遗产更显重要。
《新华日报》牛顿使物理学成为众多学科中第一个有稳固数学基础的系统学科。人类对于自身理智的自信首先是由牛顿提供的,我们应该沿着科学的道路继续前行。

——摘编自朱慧滑等《1942年中国的一次科学盛事》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牛顿的“治学方法与精神”及他的重大物理学成就。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举办纪念牛顿诞辰三百周年活动的时代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