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西汉时出现了高头大马、葡萄、苜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几十种物产;这一时期丝和丝织品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欢迎,西域人学会了耕种、打井和炼铁等技术并用于发展生产。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西汉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扩大B.中国丝织品在欧洲备受推崇
C.中外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D.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2024-05-16更新 | 106次组卷 | 54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所示是关于唐代果蔬种植的相关信息。据此可知,唐代(       
信息出处
江城雾敛轻霜早,园橘千株欲变金。李绅《新楼诗二十首·橘园》
其(龚播,峡中商人)初甚穷,以贩鬻蔬果自业。《太平广记》
刘氏植果种蔬······每月两三度入青城县货药、市米、曲、盐酪。《茅亭客话》
A.农本商末观念受到了冲击B.农民依靠果蔬产业致富
C.农产品以集约化种植为主D.农业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2024-03-24更新 | 285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3 . 明朝司礼“为十二监中第一署,其长与首揆对柄机要”,“内官监视吏部,掌升选差遣之事,今虽称清要,而其权俱归司礼矣”,“然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这反映出明朝(     
A.权力制衡关系构建B.内阁受司礼监领导
C.中枢决策机制异化D.宦官专权局面出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大西洋海上战略通道争夺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通道争夺战爆发后,英国在为大规模的运输队实行护航的同时,对德国舰队进行远程封锁,阻止其从英国和挪威之间的水道突入大西洋。由于英国在海军实力上占据绝对优势,德国海军只能依靠潜艇部队破坏海上交通线来打击英国。1940年德国占领挪威后,德国海军打破了原有的地缘困境,致使英国损失大大增加。194112月德国对美宣战,战争范围扩大到北美东海岸。19435月以后,由于盟军反潜技术上的突破,德国潜艇的损失数量激增。同时,苏联红军在东线节节胜利,德国空军在西线已所剩无几,英国空军便着重对出航中的德国潜艇展开海空猎杀。德国海军司令邓尼茨抱怨:“在现代海战中,德国潜艇得不到航空兵的支援,简直是让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争夺战最终以英美赢得大西洋海上战略通道的控制权而告终。

——摘编自田原、胡红伟《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西洋海上战略通道争夺战概述》

(1)根据材料,概括大西洋海上战略通道争夺战德国战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盟军赢得大西洋海上战略通道争夺战的影响。
5 . 如图漫画选自1911年11月9日出版的《盛京时报》(日本人创办于沈阳),题为《疮痍满目》。该漫画创作的背景是(     

A.革命形势的快速发展B.清朝黑暗统治彻底结束
C.瓜分中国狂潮的兴起D.北洋军阀集团陷入分裂
6 . 长期以来,由于不具备罗马公民身份,深受罗马官员搜刮之苦的行省人在罗马法中找不到能够维护自身利益的条款。公元前149年,罗马引入法律,设立常设法庭,专门负责处理罗马行省官员的非法敛财行为。此后,罗马通过加强立法、细化相关法规,不断强化对官员搜刮行省现象的治理。这说明罗马法(     
A.具有实用性和开放性B.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C.追求专业性和理论性D.立法形式灵活多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90年在筹建铁厂选址时,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曾说:“大冶路远,照料不便,若建于汉阳,吾犹及见铁厂之烟囱也。”考量多方因素后,张之洞将铁厂定址于汉阳(如图所示),汉阳铁厂的选址折射出当时(       

   

A.官僚资本主义发展的复杂性
B.汉阳成为洋务运动中心
C.自然地理因素影响区域发展
D.近代化进程的艰难曲折
8 . 战国时期,各国官营手工业都有一定数量的雇佣工匠,而秦朝建立后,官营手工业中的劳动者是服役的工匠,刑徒和奴婢。这反映了(     
A.战国手工业水平相对领先于秦朝B.秦朝经济政策阻碍了手工业进步
C.秦统一后强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D.大一统国家加强了对人口的控制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北魏鲜卑民族的服饰具有游牧民族的明显特征:窄衣紧身,腰间束革带,左社箭袖,足蹬皮靴。而在汉族的衣冠制度中,在形质、质料、图案花纹、色彩及各种装饰品上都有着严格的阶级地位区分,这种政治制度是北魏统一北方后建立统治秩序所迫切需要的。从另外的角度来讲,改造着装的旧俗,对于统治者而言也有着一种争正统的意味。自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以来,华夷之辨的重要辨识点就是服饰制度。太和年间,制定出了冠服制度。孝文帝不仅制定了汉魏冠服制度,而且自己亲身穿戴并赐新装给大臣官员们。与此同时,如有不遵循汉化服制的百姓,孝文帝便会斥责地方官员。北魏孝文帝确实是历史上一位将服饰改制进行到底的人物。

——摘编自李晶《北魏“孝文改制”中的服饰“改制”》

(1)根据材料并学知识说明孝文帝实行服饰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服饰改革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孝文帝服饰改革。
10 . 买办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一般是指受雇于外商并协助其在中国进行贸易活动的中间人或经理人,这类群体通常外语能力强,一方面可作为欧美商人与中国商人的翻译,也可作为欧美国家商界与中国政府之间的双向沟通桥梁。由此可推知,买办阶层(     
A.是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前身B.是中国近代化转型的主要推动者
C.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的平等交流D.便利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
2023-09-13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