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1 道试题
1 . 中古时期,西欧司法审判中盛行“决斗裁判”和“神意裁判”。11世纪初,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城市中的商人开始选出仲裁人,并依据“萌芽性的商法”进行审判,逐渐形成了市民法庭。这反映出(     
A.城市崛起促进王权加强B.自由主义打破封建束缚
C.新兴阶层冲击教会特权D.商业发展推动司法进步
昨日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一是它首次为印度各地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共同的语言和一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二是不可避免地使印度产生政治上的自觉性和自治要求,一批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利用欧洲的思想意识攻击英国的统治,并组织了一个民族主义运动。”由此可知,英国的殖民(     
A.有利于民族独立运动B.破坏了被殖民地的传统文明
C.客观上促进文化重构D.推动了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希腊化时代的文化

从公元前323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去世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托勒密王朝为止,这一时期的地中海东部地区深受希腊文明的影响,该时期被称为“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的文化对后来罗马文化乃至近代欧洲文化都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希腊化时代的文化虽然在许多方面受之于古典希腊文化的影响,有的甚至是古典希腊文化的原样移植,但因历史遗留的社会、经济、政治土壤的不同,它就必然要在与这片土壤相适应中发生变异,也必然要与生长在这片土壤上的原有文化相汇合,彼此吸收交融,形成具有这个时代特色的文化。

——摘编自吴于廑《古代的希腊与罗马》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为主题,自拟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609年伽利略亲自制作了一台能把远处物体放大近千倍、把距离缩短到三十分之一的天文望远镜,由此发现了大量以往不为人知的太空奥秘。这说明(     
A.传统的“地心说”被否定B.太空勘探助推科技进步
C.科学革命解放人类思想D.经典力学理论体系完善
5 . 2020年以来,随着全球人员流动模式的转变和多国辞职潮的出现,国际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和专业人士“求贤若渴”,各国纷纷加入“抢人战局”。德国当局除了吸引专业人才,还将目光放在身处德国的约180万名难民身上。这主要体现了(     
A.欧洲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B.全球劳动力来源的多样性
C.人才流动解决了国际难民问题D.全球化引起了人才的跨国流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有史家认为:“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力”表现为(     
A.教权的削弱和宗教改革的开始B.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
C.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辟D.王权的削弱和民族国家的出现
2024-05-21更新 | 313次组卷 | 49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彩虹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所示为1855~1885年欧洲国家在非洲投资修建的铁路里程变化情况(单位:公里)。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两次工业革命在非洲交叉进行B.苏伊士运河在世界贸易中的优势被替代
C.欧洲殖民非洲大陆的步伐加快D.资本输出成为列强控制非洲的主要方式
8 . 1968年,在与莫斯科的会谈中,切尔尼克以捷克总理的身份提出:捷克需花费4—5亿卢布逐步改革工业结构和布局,以推动加工工业现代化,并希望从苏联得到这笔贷款。这反映了(       
A.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援助B.对斯大林模式的突破
C.苏联与东欧关系的缓和D.东欧改革存在的局限
2024-05-09更新 | 176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三国时期,东吴政权大力开凿运河、开辟航道,水利交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建业(今南京)为中心的南方漕运体系;东晋南朝时,建康(今南京)继续保持了漕运中心的地位。这些做法(     
A.促进了南北方的交流B.巩固了国家统一稳定
C.推动了江南经济开发D.保证了朝廷财政收入
10 .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形成了自己的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形成了统一的知识传播媒介,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时认同“龙”“长城”“长江”“黄河”等文化和地理标志。这些文化载体(     
A.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B.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C.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D.利于塑造中华民族共同的道德准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