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普及,承担国家粮食储备任务的中储粮集团正在加大改造力度,全国400家直属粮库在2023年完成了“智慧粮仓”的全面升级,实现了对粮仓内部温度、湿度、氮浓度的实时监测。这一举措(       
A.有助于国家粮食安全B.提升了粮食储备数量
C.有利于科学种植粮食D.提高了粮食生产效率
2 . 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共建“一带一路”使参与方贸易增加4.1%,吸引外资增加5%,使低收入国家GDP增加3.4%。2015—2030年,760万人将因此摆脱绝对贫困,3200万人将摆脱中度贫困。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我国(     
A.积极融入区域经济集团化B.开始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
C.致力于与发展中国家合作D.为全球共同发展增添新动力
3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资源纷纷向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流动、汇聚。20世纪末21世纪初,党和国家相继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下图所示为1978年、2002年和2012年四大区域生产总值对比情况。这些数据有助于我们认识(     

A.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和基础B.改革开放取得的开创性成就
C.对外开放对发展的引领作用D.脱贫攻坚与实现小康的关联
2024-03-15更新 | 404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际贸易壁垒的放开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国际商品贸易。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贸易进出口总额占世界的7.7%,比2001年增长了近4倍。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出口势头造成一定不利影响,但中国外贸总体依然复苏向好,2021年中国出口额飙升,远高于2008年前的峰值。这说明(   
A.经济全球化促进中国经济发展B.发展中国家主导了经济全球化
C.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已经瓦解D.区域集团化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5 .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1—2015年中国三大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如图所示,对图示解释合理的是(     

注:一般意义上,第一产业指农业,第二产业指工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之外的其他行业。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速了农业发展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工业发展
C.国家电子商务立法保障第三产业发展D.亚投行的成立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
2023-12-20更新 | 1993次组卷 | 13卷引用: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自诞生至今,已经有194个国家批准了该公约,167个国家的897处文化遗产、218处自然遗产、39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共1154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据截至2022年11月中旬)。这体现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A.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B.彰显鲜明的人文价值
C.得到了政府有效保护D.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
7 . 下图是1950—2021年我国净增人口折线图(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国际关系演变制约人口增长B.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正相关
C.二孩政策推动人口持续增长D.新冠疫情影响了青年生育观
2022-05-26更新 | 520次组卷 | 8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8 . 人口迁徙改变了区域人文地理形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方人民大规模的南下计有永嘉之乱、苏峻和祖约之乱、后赵败亡、淝水之战、刘裕北伐、魏太武帝拓跋焘南下瓜步、宋失淮北四州及豫州淮西之地这七次,总数约有90万人左右。简言之,在此期间,北方平均8个人中有一个南渡,南方平均6个人中有一个北来侨民。其流徙方向大体是北方东部的人民流向南方东部,北方西部的人民流向南方西部。北方人民到达南方,大都举目无亲,出路之一便是依附早先来到南方的士族或地方豪强,成为被隐匿的人口。

——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

材料二   在1661-1812年这150年间,福建人口增加了9倍,耕地仅增加32%,人均耕地数从7.11亩降至0.9亩。道光年间“几乎年年有灾,灾区遍及全国”,维持生活“颇费踌躇,于是乎奔走外洋”。中国人移殖澳洲,“殆始于1840年到1859年之间”。随着中外一系列条约的签订,洋布“把土布消灭了百分之九十九”,“无业贫民乘北风附洋舶往国外图生计”。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清政府加强了对起义造反者的镇压,大量农民出洋避祸。如“广东新会平南王黄德滋,率部渡南中国海,最后抵达澳洲北部达尔文港,成为淘金工人”。

——张秋生《略论早期华工移居澳大利亚的社会历史条件》

材料三   根据联合国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按照国籍划分,国际流离失所者居世界前十位的难民来源国及数量分别是:叙利亚660万人,委内瑞拉440万人,阿富汗300万人,南苏丹220万人,缅甸110万人,索马里90万人,刚果(金)80万人,苏丹70万人,伊拉克60万人,中非共和国60万人。

——陈冰《全球难民治理的出路在哪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方人民大规模南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对南方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华工赴澳的国内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代世界难民的主要来源区域。结合所学,分析二战以来联合国为保护难民基本人权做出的努力。
2023-03-26更新 | 624次组卷 | 9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90年,农业部提供的数据表明,乡村集体企业实现利润265.3亿元,首次超过国营企业的246亿元:前者的销售利润率为5.6%,相当于后者的两倍多。这说明我国(     
A.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B.国营企业必须深化改革
C.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农村改革推动城市改革
2023-02-20更新 | 409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据国家卫健委2021年1月28日发布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调查地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6.8%,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分别为96.1%和97.6%。调查地区医疗费用增长速度趋缓,费用增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这反映当代中国(     
A.医疗保险报销程序更加严格B.医疗技术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C.医疗保障体系辐射范围较广D.人民群众健康状况显著改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