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两方面内容,简而言之,就是“一化三改”的内容。它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1956年国民收入中公有制经济占92.9%,这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主要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了。

——摘编自郭大钧《中国当代史》

材料二   1978年,安徽省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旱。为抗旱救灾,省政府鼓励农民生产自救,开荒种粮,谁种谁收。在这种政策推动下,当年底,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的18户农民秘密协议,把生产队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一年后,这里的粮食获得空前大丰收。这个自农业合作化以来从未向国家交过一斤公粮的小岗村,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并归还了历年所欠的贷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材料三   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

材料四   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五   如图为我国沿海对外开放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改”是哪三个方面的改造。概括“三改”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核心内容,并指出其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材料四中的改革目标是在哪年哪次会议提出的出的?根据材料五,指出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和开放特点。
(4)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谈谈改革开放的意义。
2021-06-1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理)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辅佐秦始皇治国的李斯的经济思想,在其石刻当中,可以见一斑。取言“勤劣本事,上农除末,首是富。”石门刻云:“男乐其,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钱穆《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1887年,他(严信原)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札花厂。初创时,资本5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40台新式札花机,座用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到1897年,据921日《中外日报》称,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织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

——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

材料三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近亿元,再加上扩建企业,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文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其中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草、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

——人教版必修二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在材料三中,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的有利外部条件是什么?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在评价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俄罗斯同它的主要产粮区隔绝了……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Ⅱ

材料二 农民们拿起了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与此同时,这个国家的经济也已陷于瘫痪状态,这主要是由于1914年至1921年间接连不断的战争。工业已下降到战前水平的10%,粮食产量从1916年的7400万吨下降到1919年的3000万吨。……甚至喀琅塔得的水兵,虽然以往一向是布尔什维克的最坚定的支持者,这时却也起来造反,提出了“没有布尔什维克的苏维埃”的口号。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列宁评价的是哪一政策?该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维埃政权在当时面临着怎样的严峻形势。为应对这一形势,苏俄实施了什么新政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4年(1837-1901年),一生模范地履行了立宪君主的职责,深受国民的爱戴。她继承王位时只有18岁,辉格党首相基尔本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她如何做一个立宪君主,教会她不凭感情用事,心平气和地与民选的首相共事,哪怕她从心底里厌恶这个首相。

—摘编自曹大力、赵世瑜《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二:美国宪法的独特贡献在于它创立了一套新的宪政原则和实践,使共和制成为-种可操作的现实。它所确立的宪政原则和机制,既是对欧洲(尤其是英国)宪政思想和实践的创造性的继承和发挥,更是美国人基于自己历史经验的一种创新。这些原则和实践,不仅为美国200年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也深到影响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教师用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所确定的宪政原则和机制。

(3)有人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就应该废除君主,建立共和国;而有人则认为只有君主立宪才是它的真正归宿。根据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英国和美国的政体为例阐述你的观点。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王朝虽然开创了“康乾盛世”,但那只是落日的余晖,很快就暗淡下去。反观西方各国,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实力迅速增强。它们对内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对外推行扩张政策。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摘自人教版必修一
材料二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
材料三 Revolution者,若转轮然,从根柢处掀翻之,而别造一新世界。(注:“革”字有变革、更改之意)
——梁启超《释革》(1903年)
(1)材料一和材料二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的转折点。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2)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别造一新世界”。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否同意其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