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63年,李鸿章在给友人的信中说:“长江通商以来,中国利权,操之外夷,弊端百出,无可禁阻。英、法于江浙各口力助防剿,目前小有裨益。但望速平此贼,讲求戎政……我能自强,则彼族尚不至妄生觊觎,否则后患不可思议也。”李鸿章主要意在(     
A.揭示开放通商口岸的弊端B.预言主权沦丧的危害性
C.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紧要D.强调变法自强的迫切性
2 . 20世纪80年代,英国煤矿工人数量远远少于在校大学生人数,美国钢铁工人数量少于麦当劳的员工人数,德国的造船业基本已经消失,传统工业国的工厂旧地很多变成了博物馆,剩余的只能勉力支撑。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兴技术革命改变了发展路径B.第三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C.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局面D.建立新的国际经济分工的需求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启蒙学者开始赋予“开明专制”以更具理性意味的解释,使之成为近代早期欧洲统治者身份、理念和职能的历史性转变的一种表达。新即位的特蕾西亚通过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和实践领域的种种改革举措,促进“统治的现代化以及人民乃至国家的经济进步”。在国内公共生活中,国家“公共事业”开始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国家生活到处取代各种社团形式”,国家至上成为历史趋势。致力于加强国家力量的“国家幸福”和“追求物质的幸福”,以“宽容、仁慈、善行”促进人民的普遍幸福,成了她的执政原则。在历史上,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者一直把“贵族和天主教会当成国家建构的基本工具”。但是,特蕾西亚却在启蒙思想影响下,开始“发现人民”,认识到“人民才是国家最重要的因素”。这位“伟大君主”统治下的18世纪因此成了奥地利的“黄金世纪”。客观上讲,她的基于幸福取向的执政理念和实践,确实提升了国家和民众的“幸福”感,促进了奥地利国家和社会的近代化转型,引领奥地利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摘编自邢来顺、姜爰晟《玛丽亚特蕾西亚的“开明专制”改革与奥地利的近代化转型》

(1)根据材料,概括启蒙精神在奥地利“开明专制”改革中的体现。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特蕾西亚的“开明专制”改革的影响。
2024-04-2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宁夏吴忠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联考试卷(二)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4 . 1973—1976年,国家利用自有外汇从国外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13套大型合成氨、尿素装置,分别建设在四川、黑龙江、辽宁、山东、湖南和湖北等地,到1979年全部建成投产。这些项目的实施(     
A.体现了国家心系民生的战略B.抓住了中美建交的有利时机
C.有助于突破计划经济的体制D.拉开了改革开放伟大的序幕
2024-04-2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宁夏吴忠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联考试卷(二)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5 .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从替民做主,发展到让民做主。边区政府实行民主政权、民主制度、民主作风、把群众发动、组织和武装起来,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一举措(     
A.践行了人民战争的路线B.促进了人民民主意识觉醒
C.团结了各阶层共同抗战D.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形成
2024-04-2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宁夏吴忠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联考试卷(二)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6 .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二月会试,取录宋琮等五十一名学子皆为南方人,北方士子哗然。朱元璋大怒,要求彻查。后朱元璋亲自策问,所录六十一人全系北方人。该事件的处理中朱元璋的主要意图是(     
A.维护科举考试公平正义B.强化中央集权
C.笼络北方人心维护统一D.凸显君主专制
2024-04-2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宁夏吴忠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联考试卷(二)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7 . 汉武帝时规定“非正与乱妻妾位之律”即针对诸侯王王位的继承只能由嫡子继承,若王后无子,则这个诸侯国就要被废除,其疆土归朝廷所有。该规定旨在(     
A.维护皇权为中心的宗法制度B.严格执行嫡长子继承制度
C.与推恩令配合削弱王国势力D.迎合独尊儒术的思想控制
2024-04-2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宁夏吴忠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联考试卷(二)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8 . 《史记·殷本纪》中有商王武乙对天加以羞辱、杀戮和“射天”的记载;西周的统治者则提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这体现了(     
A.仁政思想的继承发展B.天命观的理性色彩
C.社会根本转型的产物D.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2024·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启动了“报导中国项目”,强调要在亚洲人中培养一种更强烈的意识——国际共产主义威胁亚洲国家和个人的利益。项目的宣传内容或放在国际知名英文报刊(私媒)上发表,或给美国的其他宣传站点(官媒)提供材料,由这些宣传站点在当地英文媒体中传播,但基本都隐去美国政府这一消息来源。1959年之前该项目只局限于亚洲,后来扩展到了55个国家。1960年美国明确地把该项目等级列为国家安全层级,宣传语言也从原来的只有英语到后来增加了西语和葡语(拉美)、法语(非洲)、阿拉伯语(中东)等。

——摘编自翟韬《美国在第三世界涉华宣传的缘起和发展(1949—1969)》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晚期以来,美国意识到第三世界的运动越来越脱离美国的设想,还影响其对外政策。同时,美国方面还观察到,中国对第三世界国家广泛使用“人民外交”的策略,他们认为这是中国通过在国际领域里运用“统一战线”策略打开外交工作局面的重要方式。

——摘编自沈志华、梁志主编《窥视中国:美国情报机构眼中的红色对手》

(1)根据材料一、概述美国涉华宣传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进行涉华宣传的原因。
2024-03-26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宁夏吴忠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联考试卷(二)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2024·全国·模拟预测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拉美一些国家如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开始推行“进口替代”的工业发展战略:制定了大量的部门发展计划,引导投资银行和金融与技术援助特别基金将资金流向瓶颈生产部门,如智利“促进生产合作委员会”通过“国家生产计划”引导电气化工业部门和钢铁、石油生产的发展;兴办大量国有企业,如1941年到1964年巴西新建国有企业120多家,其经营活动扩展到了全国40多个经济部门;实行进口许可证制度、外汇管制等保护本国工业和国内市场,增加工业部门的竞争能力,促进本国非耐用消费品进口替代的发展。

——据杨新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纲》等整理

材料二   五年规划(计划)以其对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规划的特殊贡献,推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是使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目前正奔向强起来伟大进程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和体制安排。下图所示为“一五”计划期间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的支出情况。

——摘编自剧锦文《国企7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拉美国家实行国家经济干预政策的主要表现,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五”计划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2024-03-26更新 | 9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宁夏吴忠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联考试卷(二)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