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下面分别为英、法、美、德、俄五国一战前部分工业数据及殖民地面积统计表。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国家

钢(万吨)

778

468

3180

1760

491

煤(亿吨)

2.92

0.4

5.3

2.772

3.6

制造业全球份额(%)

13.6

6.1

32

14.8

8.2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公里)

3350

1060

30

290

1740

A.美国已确立世界霸主地位B.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C.传统国际秩序的难以为继D.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转型
18-19高一·全国·假期作业
名校
2 . 影响下表中1920年到1925年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1913~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农业生产情况
年份项目1913年1920年1925年
农业总产值(%)10067112
种植业(%)10064107
畜牧业(%)10072121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2019-05-18更新 | 12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图为“二战主要反法西斯国家参战数据示意图”。它反映了
A.抗战胜利标志着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
B.国际力量支持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C.抗日战争结束了列强侵占中国领土的历史
D.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4 . 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对表中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1912—1945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1912—1920年13.4%
1921—1926年-4.5%
1927—1936年8.7%
1937—1945年-2.45%

A.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巨变B.抗战期间民族企业遭沉重打击
C.十年内战期间民族工业仍有所发展D.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5 . 下表为20世纪前期中国对外贸易出入超变动表。表中数据变动可以用来佐证
A.美国逐步加强对华经济侵略
B.英国对华贸易优势逐步加强
C.法国强化对华转嫁经济危机
D.俄国(苏联)对华贸易稳步增长
6 . 阅读下表:1921—1936年中国轻工业与重工业部门的相对比重。数据的变化可以说明
A.轻工业衰落加剧了民生痛苦
B.积累了抗日的战备物质基础
C.官僚资本掌控国家经济命脉
D.国民政府片面发展重工业
7 . 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读图可知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对华贸易
A.开始改变对华贸易逆差局面
B.并未真正完全打开中国市场
C.是造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
D.造成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下表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兴衰》,以下是对该表内容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1689-1815年间欧洲各国海军规模统计(服役舰只数)
168917391756177917901815
英国10012410590195214
法国1205070638180
西班牙/34/487225
荷兰6649/2044/

A.大致反映了这一时期列强争夺海上霸权的情况
B.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造船业的发展
C.经济实力决定了军事实力的强弱
D.英国海军从1689年起始终占优势地位
9 . 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对表中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1912—1945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A.抗战期间民族企业遭沉重打击
B.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巨变
C.十年内战期间民族工业仍有所发展
D.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2016-08-1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河北石家庄五校高三上期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下图为“市场”一词在历届中共三中全会报告中出现的频率统计。其中1993年在十四届三中全会出现频率高的直接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C.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