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下表是中共中央为1962年制定的粮棉产量指标。其数据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建设中
A.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
B.出现大跃进运动
C.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D.实施“一五”计划
2018-06-18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9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2 . 1928-1932年苏美相关工业经济指标

对上表数据理解正确的是
A.彰显了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B.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
C.苏联的政府意志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双重影响
D.苏联和美国在经济上都出现了轻重工业比例失调
2016-12-1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山东省滕州市第三中学高三上期第三周周周清历史试卷
3 . 下表(数据来源:杨国昌著《当代世界经济棍论》)所反映现象的合理推论是美国进出口美国进出口贸路情况表(单位:亿美元)+为顺差,--为逆差
A.促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B.强化了美国对西欧和日本的同盟关系
C.经济多极化有力地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D.加速欧共体变成经济兼政治性质的组织
4 . 下表是中共中央为1962年制定的粮棉产量指标。其数据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建设中
会议粮食产量指标棉花产量指标
1956年中共八大2500亿公斤4800万担
1958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7500亿公斤15000万担

A.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B.出现大跃进运动
C.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D.实施“一五”计划
5 . 下图为“市场”一词在历届中共三中全会报告中出现的频率统计。其中1993年在十四届三中全会出现频率高的直接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C.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有学者借用数据库方法,统计了两汉时期反映社会观念的一些关键词在汉代代表性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取前七位,按从多到少顺序排列:西汉是“道”“义”“礼”“平”“利”“法”“孝”,东汉是“道”“平”“礼”“法”“义”“孝”“信”。这一现象说明两汉社会
A.伦理道德是社会准则
B.道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信仰
C.礼法并用,教化为重
D.公平观念导致功利思想消亡
7 . 下图为中国工业发展初(1872~1911年)创办的厂矿(食品、矿冶、纺织、机器四个行业)数量统计柱形图。根据所学,图中从行业l到行业4的顺序依次应该是
A.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
B.机器业、矿冶业、食品工业、纺织业
C.矿冶业、纺织业、食品工业、机器业
D.机器业、食品工业、纺织业、矿冶业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下图是对近代文献使用“革命”、“维新(含改革、改良)”的次数统计。对该图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两词使用次数开始增加与民族危机的加深密切相关
B.1906年的两词使用情况说明革命力量超过改良势力
C.1926年的两词使用情况受到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
D.两词使用次数能够体现改革与革命势力的消长趋势
9 . 阅读“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工厂检查所调查的全国工业分布表”,对该表内容解读有误的是
省市上海南京青岛北平天津汉口山西陕西云南
工厂数(个)54182532131926927216
省市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北湖南江西河南威海卫
工厂数(个)20653423728393242

A.我国近代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B.中西部的近代工业有了一定的基础
C.官僚资本主义急剧膨胀D.因东三省被日本控制而未统计在内
10 . 下图为《中国境内两个历史时期的近代工业资本统计示意图》,第二个历史时期商办资本

迅速增长得益于
A.清政府调整经济政策
B.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
C.洋务企业的不断发展
D.中华民国政府的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